典故成语『(解释):胜:胜境。引人』

2023-12-26 09:25:04 59 0

一、典故成语

1、(解释):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2、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3、“刮目相看”“带经而锄”

4、明万历六年(1578年),当时的颍上县令、著名文学家、戏曲作家屠隆始建管鲍祠,大殿两侧挂有“佐霸肇开新政局,分金饶见故人情”楹联。大殿内塑有管鲍两人的塑像,正殿高悬:“挚交千古”额匾,两侧明柱子上还有一副“相齐桓公一匡天下,友鲍叔牙万古高风”楹联,两副楹联均由颍上籍上海市副市长宋日昌于1987年所题。

5、河东狮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6、背水一战(韩信)

7、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8、释义: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

9、释义: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10、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11、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12、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1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4、但其中有的已经被现代化

15、赵武灵王是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在与周边胡人的军事摩擦中,他发现胡人的短衣长裤、骑马作战非常灵活,于是主张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学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得以击退胡人,消灭中山,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16、百战百胜、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单刀赴会、兵贵神速、势如破竹、超群绝伦、妄自菲薄。

17、1584条,太多了,这里我们选取其中一些常见的成语典故为大家送上:

18、出自《诗·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19、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20、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东山再起(谢安)

二、典故成语

1、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2、出自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3、出自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4、这个故事跟战国没什么关系,但是故事发生在邯郸。说古时候有个姓卢的书生进京赶考,路过邯郸投宿店家,穷困潦倒,失意落魄,独自慨叹,恰遇吕洞宾也路过此地,见此情形打算开导开导他,就给了他一个瓷枕头,卢生枕着枕头入睡后开始做梦,梦到自己娶了一个出身富庶人家的美若天仙的女子为妻,又进京考中了进士,继而到处建功立业,当了宰相,后被妒贤嫉能的奸人陷害险受牢狱之灾,后来转危为安,子孙满堂,终老而死。梦到了死,卢生就惊醒了,一看店主做的黄米饭还没熟呢。

5、典出:《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6、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汉·李延年《李延年歌》

7、管仲和鲍叔牙少年时就结为好友。管仲家境贫寒,他们两个一起经商,赚钱时,就在一个高台子上分利润,鲍叔牙总是让管仲多拿一些,很多人背后议论此事。鲍叔牙却说,这不是管仲贪财,是因为他家里太穷。鲍叔牙宽以待人的品德,对弘扬阜阳人宽厚纯朴的美德和招商引资都具有启发意义。

8、英姿飒爽:古时泛指男子精气饱满,神采飞扬;姿态英勇威风。也可以指女子神采四溢,精神焕发;气质英姿飒爽。现在只指女子神采四溢,精神焕发。

9、公元前645年,秦穆公率军伐晋。晋惠公要用郑国赠送的马来驾驶战车,大臣庆郑劝告道:“自古以来,国家之间作战都要使用本国的良马。因为这种马土生土长,熟悉道路,听从驾驭,在战场上很容易控制。如今,大王要乘坐异地所产的马来作战,恐怕战鼓一响,马就会惊惧,后果将不堪设想。而且这些马看起来很强壮,实际上没有耐力,怎么能作战马呢?”可晋惠公并不听从庆郑的劝告,依然决定用郑国赠送的马作战马。结果,战场上的战鼓、号角一响,马就受惊乱跑,使晋军不战而乱,连晋惠公也被秦军活捉了回去。

10、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11、卷土重来:多指遭到失败以后再组织力量

12、豆蔻年华: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13、遇人不淑:谓女子所嫁的丈夫不好。

14、读音:fùjīngqǐngzuì

15、(解释):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16、三是有影响。很多源出淮南的成语影响力较大,诸如:因淮南王刘安与八公同炼丹药而出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因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而出的“八公山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围棋赌墅”,寿州城内因清官时苗而生的“时苗留犊”及地方传说而出的“当面锣、对面鼓,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等。

17、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18、初出茅庐(诸葛亮)

19、“临池学书”这一成语与中国两位大书法家有关。张芝是东汉著名的大书法家,他在继承章草的基础上创造了“今草”书体,被人称为“草圣”。据说张芝学习书法时,经常在衣帛上练习写字,然后再把衣帛染上色,做成衣服。他还喜欢在水池边上写字,由于经常用池水磨墨、洗笔,最后池水都被染成了黑色,可见其功力之深,所以人们称学习书法为“临池”。王羲之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他小时候非常崇拜东汉的大书法家张芝,反复揣摩他字体的间架结构和气势,也经常到家门前的水池边练字。每次他都用池里的水磨墨,写完字后再在池子里涮笔。天长日久,满池的水都变黑了,王羲之的字也写得出神入化,终成一代书法大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20、成语典故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的朋友金兰之契;指交情投合的朋友患难之交;在一起经历过艰难的朋友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共死,共患艰难的朋友名言警句真正的友情,是一颗成长缓慢的植物{华盛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挚友如异体同心{亚里士多德}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三、杨贵妃吃荔枝的典故成语

1、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2、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3、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4、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手不释卷(吕蒙)

5、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6、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7、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纸上谈兵(赵括)

8、战战兢兢:畏惧谨慎貌。

9、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唐·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10、(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11、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12、破釜沉舟(项羽)

13、可以理解为成语的来源,因为一般成语的产生都有一段故事,而这故事便是成语的来源,也便是成语典故。

14、(出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5、读音:wénjīqǐwǔ

16、天生丽质: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天生的美丽资质,聪慧。

17、朋友半信半疑,又和应彬重新演试了几遍,这才哈哈大笑起来,心中的疑团顿时消失,精神一下子清爽了许多。回去以后,病也很快地好了。

18、范宁听了这话,倒反而称赞起外甥来了:“你这样风流俊逸,真是后来的优秀人才。””玉忱笑着回答说:“没有您这样的舅舅,哪来我这样的外甥?”

19、《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正文2015年9月24日所说的成语条数,与2005年10月26日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授予邯郸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时的1584条有所不同,大概是由于时间不同得出的结果不同所导致的,假如关正文所说是对的,那应是1760多条,但因为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正式授牌相对而言更为正式,所以本文采用的是1584条。如果与大家的理解有所不同,敬请谅解。

20、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四、典故成语大全及解释

1、重耳说,若以您的贤明,让我回国,以后如果晋楚会师中原,交起战来,我将率兵后退九十里地,如果您认为这样还不足以报答,我将只好与您战斗下去!

2、(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

3、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4、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硕大无朋:谓貌壮德美,无与伦比。后引申为巨大无比。

6、“老马识途”“百步穿杨”

7、三顾茅庐初出茅庐三分天下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赤壁之战三足鼎立作奸犯科欲擒故纵鞠躬尽瘁隆中对空城计化险为夷盖世无双如鱼得水思贤如渴七擒七纵龙盘虎踞集思广益淡泊明志苟全性命伏龙凤雏俭以养德妄自菲薄任重才轻

8、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9、该书贡献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

10、学会这几招,瞬间搞定低年级孩子造句难题……

1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

12、孟母三迁:孟轲(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

13、对以往的错误、罪行不再责备、处分。

14、梦寐以求:睡梦中也在追求,形容愿望的迫切。

15、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16、倾国倾城: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17、画龙点睛(张僧繇)

18、舌战群儒、锦囊妙计、骄兵必败,百步穿杨 、

19、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创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干的大臣死后,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呼,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20、风雨凄凄:风雨交加,凄凉清冷。

五、昔仲尼师项橐的典故成语

1、秦王看过仇人樊於期的人头後,又要看地图。荆轲捧着地图来到秦王面前,献上去。秦王慢慢展开地图来仔细看,当地图展到尽头时,藏在里边的匕首露了出来。

2、出自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嗟来之食(黔敖)

3、由淮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著出版的成语类书籍——《语出〈淮南子〉》

4、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5、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6、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7、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8、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唐·李白《长干行》

9、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

10、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

11、☞揭秘!尖子生都有5个好习惯,告诉孩子:这样做,学习成绩蹭蹭涨!

12、出自《诗·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13、(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4、(出处)“回也闻一以知赐也闻一以知二。”(《公冶长》)

15、这是一个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故事。战国时,赵国文官蔺相如出使秦国御敌有策,使得价值连城的和氏美玉完璧归赵,又赴渑池会舌战秦王,维护国体尊严,被封为上卿,位于大将廉颇之上。屡立战功的老将廉颇心中不服,扬言如见到蔺相如就要羞辱他。一次两人乘坐马车相遇与窄巷之中,蔺相如顾全大局,让自己的马车退出窄巷避让廉颇,致使廉颇深受感动,于是廉颇便光着上身,身背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赵国将相和睦,国势大振。这个故事也很快演变成成语,表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真心实意地接受对方惩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错误勇于承认,勇于接受处罚,就能够获得他人的原谅,征得别人的尊敬。这是个应用得非常广泛的成语。

16、出自《诗·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7、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18、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四面楚歌(项羽)

19、出自《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20、美目盼兮:指美人眼珠黑白分明,非常美丽。

六、典故成语

1、释义: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2、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4、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5、这个词却被理解成七月很热

6、“中国成语典故之城”啦

7、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

8、平生不由自主、只想干戈载戢、奈何又生一秦、只好有的放矢、偏偏什伍东西、又要挑么挑只能咄嗟立办、默念法海无边。天哪······

9、琴瑟之好:比喻夫妻間感情十分和諧。

10、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

1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2、出自《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13、殷商时期,暴君纣王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过着奢华荒淫无耻的生活,纣王对忠臣们的话毫不理会,只听信他的爱妃妲己的话。商朝的忠臣比干因为向纣王进忠言却被纣王杀了,还被开胸挖心,说要看比干长的什么心眼,纣王的行为引起了群臣百姓的强烈反抗。

14、▍标签:小学语文每日积累

15、拼音复习:拼音标调歌+声母歌、韵母歌、整体认读音节

16、(出处)“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尧曰》)

17、○阅读教学资源系列文章

18、口蜜腹剑(李林甫)

19、中国传统文化常识80题(含答案),一定要让孩子掌握!

20、正确答案:D公元前684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交战于长勺,在曹刿的精明策划下,最后鲁国一鼓作气以弱胜强。因此D项的成语与典故中的人物对应不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D。

1、释义: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最后果真可以苦尽甘来。

2、(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3、典出:《淮南子·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4、(出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5、“滏流东渐,紫气西来”的丛台,除了检阅练兵之外,还是王侯休息娱乐的地方,颇负盛名,历史上屡建屡废,主体建筑是清朝同治年间留下来的。历史上许多大文豪,如李白、杜甫、郭沫若等,帝王如乾隆等都曾慕名登台,是一处文化古迹。如今,这里建成了丛台公园,成了普通百姓休息娱乐的场所。

6、淮南此次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的举动

7、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释义: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风声鹤唳(苻坚)

8、(出处)“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

9、出自《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