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故事成语
1、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
2、中华成语故事189:洞见症结
3、肝胆轮囷——轮囷:高大的样子。形容勇气过人,气魄雄大。(出处):宋·陆游《诗酒》:“齿发益衰谢,肝胆犹轮囷。”
4、小威向前冲(我从哪儿来)
5、(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 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6、中华成语故事38:凿壁偷光
7、中华成语故事74:鸡鸣狗盗
8、中华成语故事182:非驴非马
9、(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10、中华成语故事114:多行不义必自毙
11、这事让重耳的妻子齐姜知道了。齐姜是个女中豪杰,希望丈夫能做一番大事业,就对重耳说:“公子,你有远大的志向,我很高兴。你走吧!男子汉大丈夫总得做一番事业,留恋妻子和贪图安逸是没有出息的!”
12、我是霸王龙(教给孩子勇敢和善良)
13、中华成语故事198:大义灭亲
14、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15、五代时期,后唐效节指挥使赵在礼起兵反后唐庄宗,拥立明宗,被任命为义成军节度使,他滥用职权,欺压民众,经常搜刮民脂民膏。他率军去攻打当时人们认为是眼中之钉的契丹,下令宋州百姓每人交1000钱的“拔钉费”,违者处死。
16、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
17、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18、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19、楚成王又说,那你还是报答一下我吧。重耳说,若以您的贤明,让我回国,以后如果晋楚会师中原,交起战来,我将率兵后退九十里地,如果您认为这样还不足以报答,我将只好与您战斗下去!
20、中华成语故事151: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二、寓言故事成语
1、中华成语故事66:千里送鹅毛
2、中华成语故事83:买椟还珠
3、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美玉和宝马,他会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
4、asif:好像,犹如
5、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忽然问道:“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
6、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
7、中华成语故事137:斧正
8、中华成语故事50:四分五裂
9、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0、中华成语故事75:青梅竹马
11、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挑选20个文武全才的门客一起去。经过挑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可是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
12、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13、中华成语故事53:不胫而走
14、身上有节不是竹,粗的能有锄把粗;
15、不要发脾气,好好说(培养人际交流能力)
16、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碏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碏连连点头。
17、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夸父追日、开天辟地、愚公移山、火眼金睛、嫦娥奔月、海市蜃楼、含沙射影、涸辙之鱼、后羿射日、井底之蛙、牛郎织女、女娲补天、太公钓鱼、天衣无缝
18、(拼音代码):pfcz
19、(含义)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20、中华成语故事174:以暴易暴
三、历史故事成语20个
1、1)三顾茅庐 ( sān gù máo lú ) 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2、中华成语故事07:巧夺天工
3、中华成语故事181:吠形吠声
4、贾琏私自娶了尤二姐,王熙凤将她接回荣国府,正准备想办法来算计尤二姐时,贾赦将身边丫头秋桐赏给贾琏为妾。这秋桐眼中容不下尤二姐,到贾母那里告状,贾母没有核实就感慨说:“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
5、中华成语故事117:蜀犬吠日
6、Thelittleboylookedatthecakeasifhecouldsmelltheflavourofit.Hewasthinkingofthedeliciouscakeanddidn’tfeelhungrythen.小男孩看着看着,好像就闻到了饼的香味,他想着自己平时吃到的香喷喷的饼,想着想着小男孩就觉得自己不是特别饿了。
7、中华成语故事130:上梁不正下梁歪
8、解释: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9、中华成语故事195:得过且过
10、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
11、中华成语故事73:按图索骥
12、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13、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因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14、中华成语故事105:杨犬吠主
15、完璧归赵: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他见秦王没有诚意,可玉已经在秦王手里,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围魏救赵:指战国时期的赵、魏两国,原指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魏国国都大梁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邯郸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16、中华成语故事163:千钧一发
17、不睡觉世界冠军(让睡觉成为一场快乐旅行)
18、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
19、(背水一战)解释: 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形容不留后路,决一死战。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20、(烽火连年) fēng huò lián nián 成语典故: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成语出处: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四、源自历史故事成语
1、中华成语故事17:见怪不怪
2、但在这里,我有个更伟大的角色——和小豆丁一起为宝贝们读故事、讲知识,成为孩子成长的好伙伴。育儿路上,我们一起同行!
3、(拼音代码):wbgz
4、这个成语就是刻舟求剑!
5、中华成语故事28:朝三暮四
6、中华成语故事148:闭门造车
7、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在接待他时问,你如果回到晋国的话,将怎样报答我?重耳说,楚国遍地是人杰,到处物产丰饶,比晋国富多了,我拿什么报答您呢?
8、中华成语故事112:乐不思蜀
9、中华成语故事136:暗箭伤人
10、退避三舍洛阳纸贵草木皆兵按图索骥后来居上邯郸学步守株待兔如火如荼望梅止渴探骊得珠望洋兴叹掩耳盗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请君入瓮高山流水胸有成竹唇亡齿寒闻鸡起舞指鹿为马不寒而栗不学无术鸡鸣狗盗势如破竹枕戈待旦抱薪救火梁上君子脱颖而出嗟来之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精卫填海靡靡三音入木三分八仙过海人琴俱亡三令五申下逐客令门可罗雀寸草春辉天衣无缝不名一钱未雨绸缪出尔反尔乐极生悲乐不思蜀礼贤下士对牛弹琴曲高和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囫囵吞枣投笔从戎敝帚自珍余音绕梁杯弓蛇影画龙点晴夜郎自大盲人摸象庖丁解牛吐哺握气夸父逐日抛砖引玉围魏救赵过门不入曲突徙薪投鞭断流为虎作伥一衣带水推敲车载斗量分道扬镳开卷有益天经地义井底之蛙马革裹尸
11、成语“退避三舍”,现在常用来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12、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13、(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14、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
15、中华成语故事119:日积月累
16、并大力发展生产,繁衍人口。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左传》语,“生聚”意为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意为教育、训练,总意为积聚力量、发愤图强),越国终于从失败中重新崛起。
17、中华成语故事70:车水马龙
18、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重回国执政,为报复郑国与秦国联合出兵伐郑。郑文公派烛之武去劝秦穆公退兵,说郑国与秦国不相连,让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道主去对付晋国,牵制晋国对秦国有好处。秦穆公认为有道理就立即撤军。
19、中华成语故事91:水滴石穿
20、Sohedrewacakewithsomesesameseedsontheground.于是聪明的小男孩就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饼,还在饼上点上芝麻。
五、历史故事成语及人物
1、中华成语故事48:半途而废
2、与“狗尾续貂”这个成语相关的历史事件是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司马懿的第九子司马伦。司马伦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期间,司马伦被封为赵王。司马伦也是西晋“八王之乱”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3、这两样东西分别放在匣子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着的地图的最里面。此外,还为荆轲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武阳。临行时,太子丹和荆轲的好友高渐离身穿丧服,将荆轲送到易水边。高渐离为他们弹奏了《易水寒》。
4、不要随便亲我(教会宝贝勇敢说“不”)
5、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培养饮食习惯)
6、解释: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方责罚。
7、小黑鱼(激发宝贝勇气,勇敢面对困难)
8、(拼音):fùjīngqǐngzuì
9、中华成语故事133:势如破竹
10、中华成语故事122:投笔从戎
11、中华成语故事29:指鹿为马
12、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13、(英文):offerahumbleapology
14、晋武帝司马炎选择的继承人是他的儿子司马衷,司马炎去世后其子司马衷即位。不过司马衷此人并不聪慧,对政事也是一窍不通的,导致皇权旁落到皇后贾南风的手里。司马炎选择司马衷作为皇位继承人,被认为是重大的失误。司马炎的皇后贾南风生性凶狠狡诈、弄权干政,结果司马伦就联合朝中的大臣带兵入宫杀死了皇后贾南风,事后司马伦还自封为相国。
15、中华成语故事68:负荆请罪
16、中华成语故事62:画饼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