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语典故大全
1、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2、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3、(傅粉何郎) (秽言污语) (锻炼周纳)(大儒纵盗)
4、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5、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6、出自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7、战国末年,卫国有位大商人叫吕不韦,虽然家财万贯,但他更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有一年,吕不韦到邯郸售卖货物,在市集中听说秦国公子异人正在赵国做人质,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吕不韦认为扶持异人是个好机会,于是找机会与之结识,二人成为莫逆之交。吕不韦先到秦国,用重金贿赂华阳夫人的姐姐,使华阳夫人认异人为子嗣。然后又返回赵国,买通了监视异人的赵国大臣,让异人化装为百姓,更名为子楚,混出邯郸,回到了咸阳。后来,秦王去世,子楚因得到华阳夫人的宠爱,被立为王,吕不韦也得到了封侯拜相的报答。
8、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9、“不耻下问”这则成语的耻是:羞耻。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10、李逵见渔人不拿鱼,便跳上一只船,顺手把竹笆篾一拔。没想到竹笆篾是没有底的,只用它来拦鱼,他这一拔,就让鱼全跑了。李逵一连放跑了好几条船上的鱼,惹怒了几十个打渔人。大家七手八脚地拿竹篙来打李逵。李逵大怒,两手一架,早抢过五六条竹篙在手里,一下子全扭断了。
11、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12、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势力最强大,秦昭王便打算吞并六国,独霸中原。他先将矛头对准春秋霸主的齐国,准备兴兵伐齐。丞相范雎进谏说:“齐国势力强大,离秦国又很远,还要经过韩、魏两国,军队派少了则难以取胜。即使取胜,也会因相隔太远而无法统治。还不如先攻打邻国,而后逐步推进。”秦昭王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便听取了他的建议,没有攻打齐国,而后派遣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40年后,秦始皇继续推行“远交近攻”的政策,远交齐国、楚国,先攻破韩、魏、赵、燕,统一了北方,最后征伐楚国、齐国,平定了天下。
13、花前月下,汉语成语,拼音是huāqiányuèxià,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14、孺子可教(张良)
15、即可每天免费收听儿童故事、
16、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17、完璧归赵(蔺相如)
18、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人到处搜罗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而那些被挑选入宫的乐师,受到了特别优厚的待遇。
19、释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20、人们常在成语“草木皆兵”前面加上“风声鹤唳”四个字,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二、成语典故大全及解释出处50个
1、《封神演义》第二三回:“文王曰:‘武吉既打死王相,理当抵命。’随即就在南门画地为牢,竖木为吏,将武吉禁于此间。”后比喻将行动限定在某种范围内,不得逾越。
2、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3、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4、1,坚贞不屈(坚贞不屈)(成语故事)明朝末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军攻打扬州,派明朝降将李遇春去扬州劝降史可法,被史可法痛骂而回。豫亲王多次用书信劝降,也被史可法回书痛骂。清兵攻陷扬州,史可法自杀未遂,被清兵俘虏,他坚贞不屈,慷慨就义
5、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6、文与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竹子的各种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7、你的支持就是我不断更新的动力
8、(用法):作定语、宾语;用于忆念爱人
9、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在里面欢快的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看见了大叫说“不好啦,城门失火了,快跑吧!”
10、六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
11、(语出)《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12、赵高掌握了朝廷大权后,对胡亥说:“先帝在世时本打算立你为太子,蒙毅不赞成。于是立了扶苏,我看定得除掉此人,否则会有后患。”胡亥听了,就把蒙毅抓起来,逼蒙毅自杀。
13、(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
14、小学语文常见易错字汇总,帮孩子收了!
15、文与可(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
16、原来,张顺认得戴宗,平时又敬仰宋江的大名,只是不曾拜识。听戴宗一喊,急忙将李逵托上水面,游到江边,向宋江施礼。
17、此外,下面这些成语都与邢台有关哟。你看看自己知道多少吧!
18、后来,齐宣王死了,他儿子齐潜王继位,潜王同样爱听吹竽。只有一点不同,他不喜欢合奏,而喜欢乐师门一个个单独吹给他听。
19、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20、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至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三、成语典故大全(简短)
1、鹿死谁手 (释义)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出处)《晋书·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石勒建后赵国都于襄国(今邢台)。
2、(拨烦之才) (家常便饭) (秽言污语)(安邦定国)
3、宋国人在城中极其艰苦地坚守了几个月,楚军攻打不下,最后同意宋国求和,并带走宋国大夫华元作为人质。
4、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兵不厌诈”这则成语的厌是:满足,诈:欺骗手段。用兵作战可以尽可能多用欺诈的战术迷惑对方,以获取胜利。
6、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7、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舍为十里)。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8、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9、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10、(释义)刘备曾三次到诸葛亮的茅庐拜请诸葛亮出来辅佐自已打天下。比喻诚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11、宋江因犯案被发配到江州,遇到早就想结识他的戴宗。于是两人一起进城,在一家酒店里喝酒。才饮得两三杯,又遇到李逵(kui)。后来,三人又到江边的琵琶亭酒馆去喝酒。
12、揭竿而起(陈胜)
13、中国古典小说《水浒全传》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14、(出处):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5、东吴后期朝政腐败,且国君孙皓荒淫暴虐,滥杀无辜。陆抗对此非常不满,便多次上疏劝谏。但是,孙皓对这些建议置之不理。尽管东吴内政混乱不堪,但由于陆抗谋略过人,善于用兵,因此一直虎视东吴,而欲南下一统中国的晋,也无可奈何。
16、成语“悬梁刺股”,常用来形容学习认真,勤奋刻苦。
17、两人交谈得很投机,又商量了以后的打算。过了一会儿,刘备起身上厕所,他摸了摸自已的髀(bi,大腿),发现上面的肉又长起来了,不禁掉下泪来。回到座上的时候,脸上还留着泪痕。刘表见了很奇怪,问他道:“怎么啦?您是不舒服还是有什么心事?”
18、《中华成语典故大全》是2009年8月1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图书,本书精心选取了近300个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或典故,并设置了“释义”、“注释”、“溯源”、“用典”等栏目,以拓宽读者的知识面。
19、http://www.3***.com/html/news/200912/27/1261911299838html
20、韩湘子以花蓝技水而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八仙过海根据这个传说而来。
四、成语典故大全100篇
1、今天老师搜集了小学成语典故汇总:50个成语,50个历史名人,一起来学习吧!
2、释义: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带兵讨伐纣王,周武王的部队在距离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就跟纣王的部队开战了,周武王在牧野誓师时说道:过去说雌鸡没有晨鸣之道,雌鸡代替雄鸡打鸣则家尽,妇人夺取丈夫的政权则国家要亡,纣王一味的听信妲己的谗言胡乱施政,是纣王亡国的根本。
4、杨志果然武艺高强,在教场打败了副牌军周谨,又和正牌军索超打得难解难分,看得众人喝彩,梁中书就将他们两个都提拔做了管军提辖使。
5、暴殄天物(商王)
6、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吴国衰弱立即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为征南大将军。
7、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8、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9、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难一》,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10、推出自己的赤心,放置在别人的腹中表示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比喻真诚待人。
11、怒发冲冠(蔺相如)
12、释义: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13、有一天,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阿斗吃饭,故意叫人来表演蜀国的杂耍,想羞辱这些蜀国来的人。旧大臣们看到这些蜀国的杂耍,都非常难过,可是,阿斗却高兴地拍着手说:“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点也没有伤心的样子。后来,司马昭故意讽刺阿斗说:“怎么样!在这里过得开心吗?想不想蜀国呀?”没想到,阿斗居然开心地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说:不会呀!在这里有得吃有得玩,我呀!一点也不会想念蜀国呢!司马昭听了以后,在心里窃笑:“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呀!难怪会让自己的国家给亡掉!”
14、戴宗向张顺介绍说:“这位是俺弟兄,名叫李逵。”
15、东窗事发(秦桧)
16、这位曹髦是魏文帝的孙子,原先被封高贵乡公的爵位,如今做了皇帝,倒想有一番作为。那知,司马氏控制了整个朝政。司马师死后,司马昭自封天下兵马大都督,处处挟制高贵乡公,篡权的野心日益显露,以至天下无人不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就出自此处。眼见司马昭的专横,曹髦是恨在心里,但又怕司马昭的权势,只好作《潜龙诗》一首,以泄不满。诗曰:
17、这个成语来源于《资治通鉴》,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
18、司空见惯(刘禹锡)
19、成语“画饼充饥”就来自于皇帝所说的话。一开始,它指有名声而没本领的人。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以不切实际的空想来满足自己的人。
20、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五、成语典故大全及解释
1、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果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后来老人交给张良一部《太公兵法》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2、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3、毛遂自荐(毛遂)叶公好龙(叶公)伯乐相马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杞梓之才田忌赛马貂蝉拜月曹冲称象精卫填海塞翁失马纪昌学射南柯一梦晏子使楚班门弄斧继织劝学苏秦刺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项庄舞剑孙康映雪石崇斗奢董狐直笔东郭先生苏武牧羊夸父追日王祥卧冰张尚画眉钟馗捉鬼李广难封冯唐易老神笔马良
4、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姐姐义殉是个医生。她因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宠爱她,义纵也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任用。他先在上党郡一个县中任县令,后又升为长安县令。他在任职期间,能够依法办事,不讲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权有势的人,当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变。汉武帝认为他很有才干,就调任他为河内郡都尉,后又升为南阳太守。
5、手不释卷
6、学习成语,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为说话、习作、与人交往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还可以开拓视野,增长智慧,提高文化素养。
7、(语出)《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8、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9、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10、戴宗怕他惹事,想叫酒保去取,但李逵一定要自己去。
11、(释义)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12、(铁石心肠) (珠圆玉润) (淡扫蛾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13、拼音复习:拼音标调歌+声母歌、韵母歌、整体认读音节
14、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15、景公听了伯宗的话,停止发兵,改派大夫解扬去宋国,叫宋国不要投降,就说援兵已经出发,很快就要到了。
16、乐不思蜀(刘禅)
17、“不逞之徒”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故意为非作歹,犯法作乱,专干坏事的那一类人。不逞:不得意,欲望得不到满足。
18、释义: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19、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20、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六、成语典故大全
1、汉和帝刘肇即位后,窦太后掌权,她的哥哥窦宪被封为武阳侯,权力越来越大。丁鸿直言不讳地对刘肇说大将军武阳侯窦宪仪仗太后的势力,包揽朝政,这是朝廷的隐患要及时清除。汉和帝采纳了丁鸿的意见,罢免了窦宪等人的官职。
2、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3、(解释):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4、在古代,开一口井是非常困难的事,为了水源,人们就会聚居在井的附近,渐渐就成为当时的市集,称为市井。市井之徒就是指混迹于市井、身份低微的贩夫走卒。
5、(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老当益壮(马援)
7、三顾茅庐(刘备)
8、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
9、楚地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树叶。偶然发现了,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在一起后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回家。
10、卢毓建议皇帝选拔和考试相结合。从此,皇帝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来任命官员。卢毓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11、一位名叫贾充的官吏知道后,马上向司马昭告发了此事。
12、洛阳纸贵(左思)
13、秦王看过仇人樊於期的人头後,又要看地图。荆轲捧着地图来到秦王面前,献上去。秦王慢慢展开地图来仔细看,当地图展到尽头时,藏在里边的匕首露了出来。
14、由于杀了无赖牛杨志被发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
15、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6、《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扞姬昌呴画地为牢,刻木为吏;洽政恤民,囹圄皆空。”
17、晋代的祖逖(tì)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jí)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18、(典故)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释读)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19、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杜甫趋炎附势的人,不可与其共患难。——拜伦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韩愈势力之交难以经远。——陆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系辞上》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西塞罗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蒲松龄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荀子有很多良友,胜于有很多财富。——莎士比亚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拜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付玄人生乐在相知心。——王安石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20、司马昭一听,诗中将他比喻成鱼鳅黄鳝,恼怒万分,立刻身带宝剑随从,直入宫殿。当着百官大臣,厉声责骂曹髦,公然威胁说:“你曹髦是不是想作第二个曹芳!”
1、于是,曹髦召集兵士三百人,要去诛杀司马昭,王经死谏也不听,而王沈、王业则投靠司马昭,当了叛徒。还不用司马昭动手,曹髦就被司马昭的手下杀死,王经与三百兵士也惨遭杀害。
2、当时,晋朝的车骑将军羊祜(kù)镇守襄阳。他见陆抗能攻善守,知道要立即打败东吴并不容易,于是改变对东吴策略,采取了和的战略。陆抗也明白羊祜用意,于是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晋方。在边境,两人还常派使者往来,以示友好。因此当时吴、晋一部分边境竟出现了和平局面。
3、荆轲迅速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一手抓起匕首刺向秦王。秦王扯断了衣袖,转身逃走,荆轲就在後边紧追。这时,秦王的卫士们赶来了,荆轲受了伤,就把手中的匕首投向秦王,但没有击中。最後荆轲被卫士们杀死了。
4、小学1~6年级近义词+反义词大全!
5、席间,刘表对刘备说:“上次没有听您的话,失去了一个好机会,真可惜!”刘备安慰地说:“如今天下分裂,天天有战事。上次失去机会,怎么知道今后不能再碰到呢!机会是没有尽头的。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后悔了。”
6、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当时,陕西有一个进士,名叫张彖(tuan)没有机会作官。他的朋友们都劝他去拜见杨国忠,那样立刻就能升官发财。可是他始终不去,反倒对劝他的朋友说:“你们都把杨国忠看得像泰山一样稳固,可是我以为他不过是一座冰山罢了。将来天下有了动乱,他就会垮掉,好比冰山遇到太阳化掉一样,到那时候你们就失掉靠山了。”
8、汉成帝二十岁做皇帝,到四十多岁还没有孩子。他听信方士的话,热衷于祭祀鬼神。许多向汉成帝上书谈论祭祀鬼神或谈论仙道的人,都轻而易举地得到高官厚禄。成帝听信他们的话,在长安郊外的上林苑大搞祭祀,祈求上天赐福,花了很大的费用,但并没有什么效验。
9、主编:田妈,责任编辑:小石头
10、释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