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节诗句
1、注:“映江红”为江西菜店名,“领袖峰”乃房间名。端午节也是我的生日。
2、潇湘千滴泪,都郢九歌辞。
3、菖蒲带露门前挂,艾草迎风户外扬。
4、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文天祥《端午即事》
5、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6、足足煮够一个通宵,到第二天一早
7、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8、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9、翻译: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
10、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11、堪笑楚bai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2、《端午》诗人: 丘葵朝代: 宋代
13、释义: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14、空惆怅,谁复吊沅湘。一一舒顿《小重山端午》
15、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16、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条脱闲揎系五丝。——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7、便当裹米?,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18、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19、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20、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二、端午节诗句三年级下册
1、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
2、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3、端午本该防病日,九歌屈子汨罗殇。
4、随波逐浪苟活羞,要让浑身水浴新。
5、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6、艾馥菖青别有宜,雄黄浸酒已无知。
7、释义: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8、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出自明代边贡的《午日观竞渡》
9、●端午节童谣儿歌,朗朗上口、好学好记!
10、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11、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12、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一一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13、高邮的端午较为特殊,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习俗,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
14、壬寅五月过端午,北景南情时节同。
15、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6、贺新郎(宋•许及之)
17、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出自宋代文天祥的《端午即事》
18、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19、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20、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三、端午节诗句小学
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写端午的诗句有“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等。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仲夏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日,以扒龙舟形式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礼俗主题,此俗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盛行。此外由阴阳术数及季节时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习俗。
3、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4、最是年年端午日,幽幽一束好驱邪。
5、龙舟信水鼙锣响,便是乡音呼唤时。
6、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7、《端午即事》(南宋·文天祥)
8、旅居的客舍就好像乡野山村一样,有了喜悦的事情也没有人共饮一杯。这种没有知音好友分享陪伴的遗憾,只有黄莺的啼鸣了解,所以才殷勤的鸣叫安慰着我,就好像往日美好时光中在梦中、枕上听到的一样。
9、神州五月风雷骤,大地三更鬼叫魂。
10、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11、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12、学会拈题屈原悼,诗中竞渡各争流。
13、佳节喜聚映江红,故友欢畅领袖峰。
14、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我国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5、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6、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17、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18、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19、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20、辇路晴光动,旌门午漏迟。营前挝鼓急,捷报万人知。
四、端午节诗句英语
1、《和端午》——宋代:张耒
2、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3、包香粽,庆端阳。高悬艾草盈香。驱瘴雄黄扶正,龙舟声鼓扬。
4、青箬的叶子,裹着雪白的糯米
5、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6、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7、仲夏壬寅端午节,狂风暴雨湿阴天。
8、活动奖励:1美育积分(我们最后会挑出5名画的有创意的同学额外颁发2分美育积分!)
9、诗韵词章颂正阳,九洲欢庆粽飘香。
10、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11、端午欣临客满餐,非常热闹笑声传。
12、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
13、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14、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赏析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篇四)经典端午节的古诗词赏析: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
15、美粽香飘华夏远,众生高诵楚辞连。
16、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