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名言(142句合集)

2024-03-18 10:10:33 59 0

一、韩非名言

1、不踬于山,而踬于垤。——《韩非子·六反》

2、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3、自见之谓明。——《韩非子·喻老》

4、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5、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出自《韩非子·大体》

6、私行胜,则少公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7、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8、译:用肉去赶蚂蚁,蚂蚁反而愈多;用鱼去驱逐苍蝇,苍蝇愈要飞起来。

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10、矜伪不长,盖虚不久。——《韩非子·难一》

11、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12、1:想见我,或是不想见我的人,终于,还是要见面了——韩非2:有的人在浅摊上只能说等死,而有的人确实在等待水落石出,水太深的地方会掩藏太多的真相,只有等潮水退去,才能看清楚那些不为人知的杂草和暗礁——卫庄3:在最深的夜里,连自己的影子都会离你而去——江左煤狼4:在政客眼中,世上只有两种人,垫脚石或绊脚石,所有可能强过自己的人都是潜在的威胁——卫庄5:天空没有痕迹,风雨已在心中6:水面的涟漪虽然暂时消散了,但是仍会有人记得,风曾经吹过7:向黑暗走去的人,或许会被黑暗吞噬,或许会被化作明灯——水云歌

13、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韩非子·难三》

14、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15、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16、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17、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

18、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

19、译:火的形状威严可怕,人们害怕不敢接近,因此很少被火烧伤;水的样子绵软柔弱,人们喜欢游泳戏水,因此被淹溺的人很多。

20、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二、韩非名言

1、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嘻。

2、远水不救近火。——《韩非子·说林上》

3、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4、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大体》

5、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韩非子·大体》

6、诚信的名言名句二年级15句

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8、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9、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韩非子·备内》

10、跟死人得同样的病,不可能活下去;与灭亡的国家有同样的政情,国家不可能长存。

11、圣人治国,未等用刑,人民就服法,这样国力就强大;未等开战,就稳操胜券,这样必胜无疑。

12、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处世金针了。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

13、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韩非子·饰邪》

14、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15、有福不及,祸来连我。——《韩非子.十过》

16、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出身于贵族的他曾与李斯同拜荀子为师,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后来,因为得到秦王政的赏识而被邀请到了秦国,最终因受到李斯、姚贾的陷害自杀死在狱中。韩非的学说中融合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以及慎到的“势”,提出法、术、势三者结合,以法为中心的君主集权专制的统治理论。他是我国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为后世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中国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并著有《韩非子》一书。

17、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18、就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话来谈谈最近大火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

19、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子

20、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子·显学》

三、韩非名言最出名的句子

1、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2、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3、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韩非子·解老》

4、 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5、懂得道理不难,明智地处理问题就难了。

6、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7、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如果千乘之君不防范,则必有百乘重臣窥隙候变,从而夺得臣民,改朝换代;如果万乘之君不防范,则必有千乘重臣鼾睡于侧,伺机篡国夺权)。

8、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9、人有病,希望医生能给自己治好.所以特别尊重医生。可用来说病人应该尊重医生;也可用来比喻人有了困难.就要尊重前来帮助的人。

10、出自先秦《韩非子·有度》。使法,运用法律。择人,举荐人才。自举,凭自己好恶而荐举人才。量功,考评功绩。自度,凭一己之见推断。运用法律,依法为国举才,千万不能凭自己的好恶而荐人;运用法律,依法考评官民的劳绩,应该客观公正,绝对不可凭一己之推断而决定。

11、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12、 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13、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韩非子·说林上》

14、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

15、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16、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17、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18、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19、释义:一个楚国人,既卖矛,又卖盾,他夸耀他的矛锋利无比,没有刺不透的东西;又夸他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东西能够刺透。有人就问:“拿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个楚国人就哑口无言了,这就是成语“自相矛盾”的典故,

20、 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四、韩非名言名句摘抄

1、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喻老》

2、战阵之间,不厌诈伪。——《韩非子·难一》

3、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4、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韩非子·饰邪》

5、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韩非子·说难》

6、一家二贵,事乃无功——《韩非子.扬权》

7、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韩非子·爱臣》

8、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韩非子·主道》

9、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功名》

10、出自先秦《韩非子·有度》。一民,统一人民的思想与行为。之,的。轨,法则、法度。莫,没有。法,法律、法度。这句话以法律、法令在统一人民思想、规范人民行为和维护国家稳定方面的重要性。任何社会都强调法制,原因正在于此。

11、爱弃发之费,而忘长发之利,不知权者也。——《韩非子·六反》

12、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

13、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

14、韩非说:“法者,事最适者也。”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有利于君主之用。而立法的目的是尊公废私,“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矣。”法令是全社会必须遵守的标准,“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而且执法必须要严,“使吾法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就是说谁违犯了法令就应当无赦。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反对贤人政治,提出“尚法而不尚贤”。他认为,对君主而言,无需待贤君而治,历史上的贤君和暴君都是千世不一出,绝大多数的君主是“中人”,“中人”只要“抱法处势”就可以治天下。甚至暴君如桀纣,若能“抱法处势”亦可以治天下。

15、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韩非子·主道》

16、以子之矛,陷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17、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韩非子·五蠹》

18、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9、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20、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五、韩非名言最出名的句子翻译

1、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韩非子·初见秦》

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韩非子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韩非子

3、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

4、当然不会,我换到了更有价值的东西,倒还要感谢那个人呢。

5、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6、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7、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

8、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韩非子·解老》

9、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出自《韩非子·观行》

10、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11、释义: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都有保守机密,不能乱说。如果口无遮拦,泄露机密,就会导致最终的失败。

12、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13、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韩非子·孤愤》

14、统治人民的人,应在邪恶的事情尚未萌芽时便有所禁止。

15、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16、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17、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为惠於法之内,动无非法。

18、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19、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子.有度》

20、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韩非子·说难》

六、韩非名言

1、剧中,反复强调:从细节入手。既是假扮律师的图马斯的妻子的自我提醒,也是为了以此为借口,找到撬开男主嘴巴的榔头。

2、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3、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4、韩非子有两个解释,一指人物战国末期韩国的哲学家、法家学家韩非;二指一本书,是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的。

5、言无二贵,法不两适。(除了君主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6、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7、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8、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韩非子名言:

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10、释义: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一个家庭如果有两个人当家做主,谁也不听谁的,那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了。

11、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吹毛而求小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欲速则不达。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华而不实,虚而无用。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一手独拍,虽疾无声。慈母有败子。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12、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谓明也。

13、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出自《韩非子·孤愤》

14、1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2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3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4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5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15、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韩国人,出身于贵族世家。曾与秦国大臣李斯同学于荀况门下。多次上书韩王,主张变法图强,但未被采纳。于是“观往者得失之变”,著书立说。其著作传到秦国,得到秦王羸政(后来的秦始皇)的赞赏。后来出使秦国,被李斯及姚贾陷害下狱,被迫服毒自杀。传世著作为《韩非子》。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认为君主应凭借权力、威势及一整套驾驭臣下的权术,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其地位。韩非还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说,主张治国以刑、赏为本。

16、译: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17、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韩非子·扬权》

18、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19、译: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20、出自先秦《韩非子·说疑》。不辜,无罪。非,不是。明,明智。也,句末语气助词。奖赏无功之人,惩罚无罪之民,这不是所谓的明智。这句话以赏罚分明才是明智之举。

1、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韩非子·难二》

2、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3、出自先秦《韩非子·五蠹》。贾,做买卖。袖子长善于跳舞,金钱多善于做买卖。这句话以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为喻,说明一个道理:有所凭借才能做好事情。

4、治民者,禁奸于未萌。出自《韩非子·心度》

5、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

6、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7、译:法律的执行没有信用,则君主会有危险;刑责的施行不够坚决,邪恶的东西就会层出不穷。

8、民无信不立。——孔子

9、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0、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11、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12、布帛寻常,庸人不释。出自《韩非子·五蠹》

13、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韩非子·观行》

14、“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出自《韩非子·大体》,大意是:泰山不以自我的好恶来选取土石,因此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因此成就了它的广博。韩非子的同学李斯在其著名的《谏逐客书》写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句话和韩非子的话如出一辙,不知道是不是李斯抄袭的韩非子的。

15、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韩非子·说林上》

16、释义:上千丈长的河堤,坚固无比,蝼蚁的洞穴虽小,却能导致河堤溃决。这就是成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出处。这句话告诉我们,有些小事如果不注意,也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麻烦。

17、释义:享福的时候,轮不到我,但有灾祸了,却会连累到我。

18、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专制统治者都不容许老百姓聚在一块,像秦始皇,三人聚议,必杀无赦)。

19、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喻老》

20、虚静无事,以暗见疵。出自《韩非子·主道》

1、峻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韩非子·有度》

2、译:千里长的大堤,因为蚂蚁窝而溃败;百尺大的房屋,因为一点的烟火而焚毁。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