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史的诗句
1、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2、东南十五州: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3、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4、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5、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6、高中时学习这首古诗,不见得真正懂得其中的含义。等到十几年过去,再读味道已经完全不同。
7、大家对于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都很熟悉,也都知道李清照最擅长的是填词,她的诗作相对于她的词作来说,不是那么有名气,但是,对于下面这首诗,我相信大家都能随口朗诵出来。
8、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9、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罹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10、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1、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辞千金,东蹈沧海。——《煌煌京洛行》魏晋曹丕
12、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唐代李白
13、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个专题。
14、如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15、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16、十三学绣罗衣裳,自怜红袖闻馨香。人言此是嫁时服,
17、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18、今人好短发,哪个作狂人。
19、草堂三秋冷,报国一生情。
20、国家的安定要靠贤明的君主,怎能够依靠妇人。
二、咏史诗句拼音
1、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2、安危:偏义复词,指安全稳定。
3、(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
4、历史名城南京,在漫长的岁月中曾经有过很多名称,其中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金陵”了。时至今日,金陵仍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南京早在我国唐宋以前就称“六朝古都”。所谓“六朝”是指:(1)三国吴。孙权称王,定都建业(今南京)。(2)东晋。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晋皇族司马睿被拥戴在建康(今南京)当皇帝,建立东晋政权。(3)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故南京史称“六朝古都”。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朝之中。
5、其次,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往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感情成分较浓。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6、释义:不料一朝遭到谗言,他们三人却是因为两个桃子的原因而死。谁能够设想出这个奇计?他就是齐国的宰相晏子。
7、水龙吟 么前三字用(白朴)
8、浮华几耀眼,遗穗长哺物。
9、“朱雀桥边野草花”,这里的“朱雀桥”在金陵城之外,乃是通往金陵城的咽喉之地。三国时期,这里曾是东吴的禁军驻地。所以,金陵城繁荣,这里必然也是繁华的;金陵城没落,这里自然也是门可罗雀的。诗中说桥边都已经长满了“野草花”,自然说明这里早就已经没落,毫无人烟了。
10、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11、富贵难义合,困穷易感恩。古来忠烈士,多出贫贱门。
12、鉴赏:诗人的感叹全诗以台城这一元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艺术手法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13、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1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5、紫鲜林笋嫩,红润园桃熟。
16、拟:意欲;打算。静胡尘:指消除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胡:汉唐时期,汉族称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即为“胡人”。尘:指烟尘,代战争。
17、为稻粱谋:为生活打算。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君看随阳雁,各为稻粱谋。”原指鸟类寻觅食物,转指人们为衣食奔走。
18、(2)《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形成对比,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以暗示、反衬昔日之繁华,从而见出昔盛今衰之感。
19、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于易水送人》唐代骆宾王
20、萧萧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三、咏史的诗句经典
1、〔三国战乱〕孙策死后,黄祖又经常侵扰西塞山,孙权也三次征伐黄祖,使西塞山狼烟不断。吴人设置“铁锁横江”重点把守。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冬,晋倾举国之兵分道伐吴,晋将军王睿、唐彬浮江东下,激战西塞山后东下建业,“受皓之降”。三国分立局面终结。
2、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3、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4、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过华清宫绝句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5、田横壮士今在何处?难道都已封官拜爵、归顺大汉朝廷?
6、①金指金日磾(jinmidi),匈奴休屠王太子,后归汉。自武帝至平帝,七代任内侍。曹操杀杨修后,有一天见到杨修的父亲杨彪形容枯瘦,问他怎么了?杨彪流泪回答:“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曹操为之动容。日磾先见之明指金日磾见自己的儿子行为放荡,恐有灭族之祸,就把儿子杀死了(其子是武帝弄儿)。张指张汤,西汉第一酷吏,其家族中有很多人任侍中、常侍等职。
7、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8、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10、美哉木枕与菅席,无耐当兴戴朝帻。
11、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首联和颈联表达出作者渴望报国、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及自己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的悲愤沉痛,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同病相怜型)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12、长江之上,细雨霏霏,长江岸边,青草萋萋,这是一幅朦胧幽约的江城春景,然而,也正因这种幽约如梦幻般的景境,容易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和伤感,诗人自然由六朝宫城故地生出感想。六代繁华,如今好象梦一般地消失了,鸟儿似乎也在为此而悲鸣,但又有什么用处呢,只是“空啼”而已。在诗人这样的感情投注下,自然界的景物也都带有了感情色彩。然而,鸟既有情,草、柳却无情,江草依旧萋萋而生,而台城上的柳树更是最为无情,在春雨滋润之下,繁盛而茂密,枝叶浓绿,延绵着十里长堤,犹如绿色的烟雾笼罩着一样,它一点也不为六朝的灭亡而哀伤,反而越长越茂盛。如此写植物无情,实则反衬自己多情,诗人目睹唐王朝将亡之势,不禁悲从中来,引古伤时,感情表达得极为深沉。全诗无句不佳,故成绝唱。
13、艺术手法: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14、游平泉宴浥涧宿香山石楼赠座客(白居易)
15、释义:伟大而又义气的鲁仲连,他具有高瞻远瞩的胸怀,有了功劳不收千金封赏,宁可跳进那汹涌的大海。
16、望燕公楼下李花(陈与义)
17、车马骈阗贺门馆,自然不失为公卿。是时妾家犹未贫,
18、(新课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19、这首诗独辟蹊径,避开了和金陵、六朝有关的所有史实,将感情线编织在貌似无关的周边景物中,以一种内在的对比结构暗连出六朝古都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荒凉,虚实相生,极富张力。前人说它“意在言外,寄有于无”。(1)
20、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四、咏史的诗句有哪些
1、(赏析)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他登上岘山,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的话,与自己的处境正相吻合。“烟灭无闻”正是对自己遭遇的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全诗借古抒怀,感情深沉。
2、垂下珠帘城欲倾,凤眸辗转细经营。
3、我给你说吧,参考:《千秋岁·楝花飘砌》谢逸·宋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
4、怀古词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词是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人古事的忧思。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
5、丈夫被罢官不算啥!可这被罢的原因,让李清照接受不了,她对丈夫不思平叛,临阵脱逃的行为十分的鄙视。
6、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咏三良》唐代柳宗元
7、何如今日会,浥涧平泉曲。
8、这首古诗是刘禹锡最为出色的唐诗之作,最后两句14个字只写空中的飞燕,就表达出了诗人对于天下兴亡的感触,真可谓别出心裁。就如前两句中的“野草花”和“夕阳”一样,这样的意象设置让这首古诗意蕴不尽,读起来余味无穷,也正体现了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9、文字狱:指清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故意在作者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康熙、雍正、乾隆几代文字狱尤为厉害。
10、有客举杯无客懂,青莲一去乃无聊。
11、(作者简介)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号半峰,晚号独漉,顺德(今属广东)人。清初诗人、书法家。幼时其父陈邦彦抗清牺牲,他以逃匿得免。以父荫,南明桂王授为锦衣卫指挥佥事。桂王失败后,避迹隐居。其诗多有颂扬抗清人物之作。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有《独漉堂集》。
12、兄弟出入双车轮。繁华全盛两相敌,与郎年少为婚姻。
13、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14、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5、(王谢:东晋时的王导、谢安家族)
16、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7、本以势利交,势尽交情已。如何失情后,始叹门易轨。
18、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19、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20、B、左思《咏史》八首,真正实现了“诗”与“史”的结合,使得史事的叙述和咏怀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咏史诗体格一新。
五、怀古咏史的诗句
1、二郎身是胆,昔醉发雷霆。
2、成坏由来几古今,乾坤但可着山泽。
3、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4、手拈黄花还自笑。笑比渊明,莫也归来早。随世功名浑草草。五湖却共繁华老。冷淡家生冤得道。旖旎妖娆,春梦如今觉。管个岁华须到了。此花之後花应少。
5、如苏轼的《念奴娇o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故地重游,联想古人,关照自己,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关照,才使这首词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起了多少人的共同的心理感受,正是这样,这首杰出的赤壁怀古词才有了长久的生命。
6、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7、丹心时有句,不敢废沉吟。
8、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9、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10、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11、我想应该是,参考:《赋得自君之出矣(二首)》马湘兰·明自君之出矣,怕听侍儿歌。歌入离人耳,青衫泪点多。...
12、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3?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13、团扇:圆扇,古代宫妃、歌妓常手执白绢团扇。才人:宫中女官。团扇才人:是对轻薄文人的贬称。
14、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15、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16、只恐冷泉亭下水,发明白发增叹息。
17、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18、时时强笑意索寞。知郎本来无岁寒,几回掩泪看花落。
19、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0、恩怨:本指情侣夫妻间的恩爱悲怨之情,这里指那些有名气的人物之间由于不正常的交往而产生的各种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
六、咏史的诗句
1、“万重”句:指“名流”在声色和名利场中彼此猜忌争夺,恩怨重重。恩怨:指情侣夫妻间的恩爱悲怨之情。属(zhǔ):表结交。名流:知名之士,这里指当时社会上沽名钓誉的头面人物。
2、我来帮你解答,参考:《登飞来峰》王安石·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
3、一赋何曾敌两京,也知土木费经营。
4、坐惜玉楼春欲尽,红绵粉絮裛妆啼。
5、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6、咏史怀古诗歌的写作一般是先叙事写景,极力铺垫;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还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留有充分想象发挥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
7、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8、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9、奠定左思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这八首五言咏史诗,为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什。左思一生,虽然“良图”变成了梦想,志向没有得到伸展,但并没因此向权贵俯首,滚进污淖之中,却是断然割断俗念,“归隐田园”,洁身自好以终。而写于早年的这《咏史八首》,成了左思平生思想、节操的写照,成了研究左思的重要资料。
10、作者的情感态度:(同病相怜型)诗人借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表达对其的称颂、崇敬、仰慕之情,同时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借此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11、颔联中说“名流”中之官场,既有手柄大权、铜气熏天之“牢盆狎客”,亦多团扇麈尾、高谈阔论而百无一能之贵介子弟,那些在盐商家帮闲的清客和那些轻薄文人——即所谓的“名流”,在当时的社会操纵全局、窃据高位。诗句中虽未具体揭示“名流”们祸国殃民的罪恶,也没直接描写老百姓遭受欺压的苦难;但整个社会被这样一批狐群狗党所统治,不难想见这表面上繁华绮丽的金粉世界是怎样的乌烟瘴气,二者共同酿就的恶浊之风深为作者所厌憎。一“操”字、一“踞”字本无褒贬,此处却写得极富动感、极冷峻,鞭挞之意鲜明自见。
12、(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和观点(体悟意图、领悟感情)
13、归来略略不相顾,却令侍婢生光辉。郎恨妇人易衰老,
14、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15、官吏应知有几斤,包公秤下可求真。
16、子曰无形恰如索,帝王借取束民心。
17、《咏史》诗人:班固朝代:汉代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18、朱雀桥为东晋时建在内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六朝时代都城正南门(朱雀门)外的大桥,是当时的交通要道。
19、妾家近隔凤凰池,粉壁纱窗杨柳垂。
20、释义:习池的风景已与当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种清幽之美,归路所见,满目尘埃。
1、淞隐漫录(后聊斋志异)(共118篇)
2、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