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庆节古诗
1、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2、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3、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活着。——柏拉图
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6、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7、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8、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0、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1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2、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13、诗人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5、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16、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17、《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8、《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19、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20、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二、国庆节古诗大全500首
1、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2、礼炮声声震天下,五星红旗似彩霞.光辉历程世瞩目,神州大地遍地花.改革开放扬起帆,祖国跃上千里马.今日再展战洪图,灿烂前景世人夸.视如今,风雨过后更神气.国庆举国上下庆国庆,遥想当年战鼓惊.全国人民齐祝兴,皆出儿女爱国心.
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6、祖国,是每个国人冀望的期许!祖国,是我心底最动听的旋律!这天我们手持接力的火炬,未来让我们与你一路同行!
7、这是诗人陷身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因忧乱伤春而写下的千古名篇。面对纷飞的战火,破碎的河山,诗人不禁忧心如焚,感慨万端,诗中以明媚的春色、美好的事物来反衬,更为深刻地表达强烈的情感,令人闻之不胜悲,诵之愁无限。
8、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9、举国上下庆国庆,遥想当年战鼓惊。
10、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1、文天祥画像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12、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1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15、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16、林升,字梦屏,温州平阳人,约生活于宋孝宗年间(1163—1189),生平不详。《西湖游览志馀》录其诗一首。据《西湖游览志馀》卷二说:“绍兴、淳熙间,颇称康裕。君相纵逸,耽乐湖山,无复新亭之泪。士人林升者,题一绝于旅邸云云。”清乾隆五十五年编纂的《东瓯诗存》收有《题临安邸》诗。关于该诗的作者林升均注明作者是“平阳人”。
17、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18、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词、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今存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
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0、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三、国庆节古诗大全 诗句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4、改革开放扬起帆,祖国跃上千里马。
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8、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9、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0、这是一首咏物诗,实际上作者借吟咏石灰以言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了清白忠贞、矢志不移的坦荡胸怀。诗的大意说:石灰石经过千万次铁锤的敲击和开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在烈火中焚烧,也好像很平常。虽然粉身碎骨,变成了粉末,也毫不惧怕,为的是要把清白留在人世间。
11、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2、光辉历程世瞩目,神州大地遍地花。
13、祖国,你走过了不平凡的61年。像一个婴儿成长为壮年,今日您正充满活力,散发着蓬勃的朝气你有过磨难,也有过欢笑 历经了崎岖坎坷 明天会更美好!
14、《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15、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7、译文: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18、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快要到了我想用成语(欣欣向荣)来赞美伟大的祖国,同时,我想起“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名句
1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0、视如今,风雨过后更神气。
四、国庆节古诗七言律诗
1、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3、有关中秋节的诗: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有关国庆节的诗——《沁园春·贺国庆》:万众欢歌,彩带飘扬,国富民强。看中华新貌,繁华昌盛,大江南北,万物呈祥。尽洒祥光,普天共庆,科学腾飞奔小康。情欢畅,赏国徽闪烁,照亮东方。三军威武刚强,镇守国防怀揣四方。赞铜墙铁壁,豪情霄汉,男儿热血,震世名扬。华夏儿孙,劈风斩浪,探索追求斗志昂。前途亮,快风扬帆创,一展辉煌。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5、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6、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7、金秋十月好心境,举国欢腾迎国庆。四十九年风雨径,共祝未来更光明。
8、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9、国庆兼颂抗洪胜利华夏河山遍红旗,中原内外皆兄弟.南辗北转实不易,念往昔,岁月峥嵘应有忆.洪魔肆虐似无敌,众志成城经有计.军民共筑卫国堤
10、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11、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12、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13、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4、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15、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1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7、宋代《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9、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20、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五、国庆节古诗
1、洪魔肆虐似无敌,众志成城经有计。军民共筑卫国堤。
2、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够称为国庆日,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是两者意义相同。
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6、因古代没有国庆节这个节日,故以下几首古诗均为爱国诗,精忠报国的诗。
7、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8、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9、国庆逢秋节,芙蓉映桂花。
10、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每年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我国于1999年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庆节与相邻的周日组合为7天的国庆长假,被称之为“国庆黄金周”,用放假的形势,让老百姓共同感受国庆的欢乐。每逢国庆,店铺门口,住宅楼的窗户,一面面或大或小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因此,利用国庆长假去北京游玩的人们,通常会赶早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国旗班的军人升旗,以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看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
11、祖国,是多么深情的名字!每次想起都抑制不住情绪的起伏,赞叹你五千年里的瑰丽,感慨你百十年间的命运。祖国,是多么绚丽的词句!
12、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13、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14、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15、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16、七言绝句关于国庆节的诗句
17、捧起一把泥土,我说,这是我的祖国;掬起一朵浪花,我说,这是我的祖国;翻开发黄的《四库全书》,我说,这是我的祖国;弹一曲悠扬的《高山流水》,我说,这是我的祖国!
1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9、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20、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六、国庆节古诗
1、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2、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3、灯红歌不歇,明月照长沙。
4、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够称为国庆日,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是两者意义相同。
5、庆国庆举国上下庆国庆,遥想当年战鼓惊.全国人民齐祝兴,皆出儿女爱国心.
6、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7、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8、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9、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11、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
12、诗人以“白日斜”来烘托离愁,以“吟鞭东指即天涯”抒写退出官场事故纷争后的洒脱豪放,以“落红”暗示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进亦忧,退亦忧”的忧国忧民情怀,可见诗人辞官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也是极其痛苦的。全诗寄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这首《题临安邸》是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已被纳入小学课本中。
15、 金风徐来拂阶庭,明月无价人有情。对酒吟诗盛世景,轻歌曼舞到天明。国泰民安庆升平,家和人旺万事兴。国庆吉时福祚长,唯愿祥瑞伴君行。
1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17、 红星闪闪烈旗扬,九州喜鹊朝凤翔。欢欣腾舞家国梦,引领繁荣复汉唐。稚子高举崇敬拳,将士紧握手中抢。暮老相谈红颜笑,金鸡康宁彩云飘。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18、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19、国富民强歌盛世,中华儿女享康宁。
20、沁园春·国庆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赠湖南博物馆》国庆逢秋节,芙蓉映桂花。灯红歌不歇,明月照长沙。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3、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5、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6、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7、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8、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0、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1、“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12、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1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6、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17、1点文章最上面蓝字体“辣妈宝贝1”添加关注
18、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
20、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1、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2、盛世笙歌国庆颂,东风入律响黄钟。创新理政游深水,开放思维览众峰。绿色家园恒宇梦,协调发展惠民生。全球共享丝绸路,锦绣中华向复兴。
3、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