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的诗
1、公无渡河唐代:李白
2、我们都知道,黄河被人们称作中国的“母亲河”,自炎黄时期,中华民族就生活在哪里,世世代代被黄河滋养。
3、征人怨唐代:柳中庸
4、黄河,孕育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无数的英雄事迹上演,它是我们的民族历史之河,是我们民族的繁荣之河,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传承之河!
5、黄河,因其孕育了炎黄子孙而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作为民族的摇篮,作为天险屏障,成为文人墨客摹写抒怀的对象
6、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7、《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将进酒·君不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罗唝曲》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8、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9、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0、译文:我扬帆行舟黄河上,秋水汇积远接天涯。水天相接处忽然裂开豁口,现出繁华的城邑万户千家。顺流前行又有城镇闪入眼中,宛然可见郊野的桑麻。回头瞻望我的故乡京洛,只见洪波浩渺远连云霞。
11、书河上亭壁宋代:寇准
12、译文: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银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高祖平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平占卜张骞乘槎上天。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1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本诗句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诗,句意思: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14、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15、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16、黄河 唐代:罗隐
17、十二个月的奔流比死亡更坚决
18、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19、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20、(5)柴小羽,趙珍.黃河文化對中華文明的影響及其在當今社會的傳播(J).新聞愛好者,2021
二、黄河的诗句描写黄河的诗句
1、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2、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4、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6、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8、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杜甫《登高》。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0、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11、译文:常听说银河倒泻,这事真假难辨,如今见到的黄河,一下子浊浪掀天。人世间的风波,不知比这险恶多少,可人们反说,险途只在这黄河中间。
12、(3)李朝軍.頌美、訴災與民族意蘊——略論歷代黃河詩的特色流變及文學文化價值(J).文學評論,20(04).
13、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14、记龚自珍的《已亥杂诗》有一首写黄河的诗“云风才略已消磨,甘隶妆台饲眼波。唯恐刘郎英雄气,卷帘梳拢望黄河”。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已是四十好几,虽诗名振华夏,却抱负终零落。自小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多少有些“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看到奔流不息的黄河,不由得叹几声岁月,惹一肚热肠。
15、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16、宋代丘崈《黄河清》鼓角清雄占云祲。喜边尘、今度还静。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1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18、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1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话说那些与黄河有关的诗词
三、黄河的诗有哪些
1、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2、水调歌头·赋三门津金朝:元好问
3、黃河,是位於中國北方地區的大河,屬世界長河之它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搖籃,黃河的流域文化造就了中華文明特質。從傳說中的堯舜時代,至大禹治水,再歷經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北宋,中國的政治中心始終未脫離黃河流域。兩宋時期有著許多記錄黃河的詩歌。詩歌作為封建社會一種主要的文化載體,承擔著政教、風教的重要功能,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當時社會的真實反映,可與史料相互參證。從詩歌的語言特徵來看,它具有語言凝練、節奏鮮明、音調和諧的特點,易於誦讀,能夠口耳相傳,便於普及,傳播能量無疑是巨大的。本文擬通過對宋代黃河詩歌的解讀,分析其中蘊含的黃河精神,並為黃河文化的傳播提供一點建議。
4、“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宋宋琬)
5、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6、據不完全統計,北宋著意寫黃河的詩作尚存150餘首,詩人有40餘人,其中專意關注河患及其治理的詩作已超過100首,詩人有31人;出現了諸如石介《河決》、歐陽修《鞏縣初見黃河》、徐積《大河上天章公顧子敦》這樣的縱論古今河患和治河方略的史詩性作品。詩人們開始集體關注河患及其防治,與當時河患空前嚴重的歷史背景有著密切的關係。
7、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1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1、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1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3、(2)朱淑君,孟憲明.黃河詩的審美價值及其借鑒意義(J).焦作大學學報,2003(04)
14、(6)侯全亮等選注.黃河古詩選(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
15、译文:我一路经过大梁城,旭日初升照着河流关山。阳光下翻滚的浪涛把龙宫摇撼,狂风扫平了大雁栖息的沙滩。斜倚着宝剑感叹身世飘泊不定,张帆快行旅途心情暂时舒展。茫茫一片不知身在什么地方,空旷处有船棹歌声声传到耳旁。
16、《拂舞词/公无渡河》唐代:温庭筠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参覃赤尘起。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17、拂舞词唐代:温庭筠
18、阅读/收藏是一种智慧,转发/分享是一种美德,评论/关注是一种鼓励!
19、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2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黄河的诗词歌赋
1、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2、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3、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6、符号里的文字里的诗词里的
7、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
8、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9、自古以来,黄河一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在黄河流域生活,同时繁们人类。著名的炎帝和黄帝,他们被喻为“华夏始祖”,五千年前,炎黄部落分布在山西、河南及山东黄河流域。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类自古就是靠水而生,黄河水哺育了炎黄子孙,逐渐发展为中华民族。而后的几个朝代也同样如此,它们也多是分布在黄河流域,夏、商、周、秦、汉……
10、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流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注入渤海。
12、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1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4、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15、公元前2000年,夏人为防止黄河泛滥,挖掘了一系列河道,将多余的水引向乡村,然后流入大海,这样不仅能够灌溉农田,还能有郊防止洪水。解决了洪水隐患后,夏朝就在强大的领导者背后团结起来,使得农业生产丰收,最终夏朝统治了中国中部几个世纪。商朝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借鉴了夏朝经验,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以肥沃的河底土地资源为财富,生产了大量的粮食,使得商族发展强大,结果产生了甲骨占卜和精美玉雕等艺术品为特色的先进文化。
16、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17、“黄河东去三千里”并不是王昌龄的诗句。王昌龄关于黄河的诗是《送裴图南》: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关于“黄河东去”的是贺敬之的《三门峡——梳妆台》的第二段: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昆仑山高邙山矮,禹王马蹄长青苔。马去“门”开不见家,门旁空留“梳妆台”。
18、一百三十五万年前,黄河流域还有一个不相通的湖盆地区,在经历一百零五万年,才相互联通,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黄河的雏形。这才让黄河周边有了生机。早在六千多年前,黄河流域两旁就出现了农业活动,四千多年前形成了血缘氏部落,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炎黄部落,后来黄帝吞并炎帝部落,形成了“华夏族”。
19、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20、这些文人墨客,或是夸张,或是夸张的比喻,摹写了黄河的磅礴的气势,黄河的气概,久而久之也成了中国人的英雄气概。是黄河的气势,更是诗人们的气度。当然以李白优胜。这位盛唐诗人,仰可观九天,情则寄于明月,这是他们精神自由的高度,与天地环宇契合的高度。如,刘禹锡……
五、黄河的诗句古诗大全
1、唐代刘禹锡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3、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
4、作者:河南大學文學院張海楠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6、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7、白居易的“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8、“可怜无定河边骨”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那敏锐的目光和悲悯之心,将战事和黄河联系起来。不知道是因为战争,离人的离愁别恨绵绵不绝,还是文人的忧国情怀如滔滔河水……有诗为证:
9、赞美黄河的磅礴气势.正是万里黄河的磅礴气势,触发了诗人的豪情和联想,使他从黄河望到天边,想到天上,又从天上的银河想到牛郎织女的.
10、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度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此时之作。
1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12、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