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间一壶酒下一句
1、又是黄昏牵手的时候我在那棵树下徘徊了很久走上梦中梦中的红楼点点相思堆成无言的愁这一夜我只想一醉方休谁与我共饮花间那壶酒举杯问花花不语风吹衣袖月下影子笑风流又是月上柳梢的时候我还在静静守候她的温柔走下梦中梦中的红楼片片落叶催来恼人的秋这一夜我只想一醉方休谁与我共饮花间那壶酒醉眼看花花落去无情漂流黯然花香为谁留这一夜我只想一醉方休
2、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3、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4、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5、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6、这就是全诗中的第一句,是情景描写。写的是月下花园中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就是指出诗人所在的环境,说明诗人的孤独感的来由而已
7、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脚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8、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9、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10、“花间一壶酒”的意思是: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表达作者孤单的心情。"花间一壶酒"是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中的第一句,意思是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表达作者孤单的心情。
11、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12、“花间一壶酒”的意思是: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表达作者孤单的心情。
13、⑾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
14、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描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15、花丛中间摆放一壶美酒,自斟自饮没有一个相亲。举起酒杯邀请天上明月,加上自己身影合成三人。可惜明月不懂饮酒乐趣,影子也突然伴随我的身。暂且将明月身影为伴侣,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我歌唱时月亮好像徘徊,我起舞时影子摇摆凌乱。清醒之时我们一起交欢,酒醉以后便是各自分散。愿意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茫茫的星河相见。本篇通过奇妙的想象有拟人化手法描写一个以月影为伴,酣饮歌舞的场面,表现作者孤傲、清高、狂放不羁的情怀。全诗前四句想象新奇,已成为李白诗中的千古名句。
16、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17、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18、其时诗人已经淅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象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自己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19、这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20、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二、花间一壶酒下一句搞笑
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2、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月色,这花丛,这美酒,却反而使得诗人心情不畅。原因何在?是因为“独酌无相亲”!李白有一句名言,可以作为此诗的注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
3、菊花味甘微苦,特别适合入馔酿酒。屈原在《离骚》之中,就曾餐花饮露,他特别偏好食用菊花:“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早上喝木兰花上坠下的露水,晚上便食用那缤纷落菊,可谓风雅至极。古代风俗在重阳节里登高望远,佩茱萸饮菊花酒,菊花酒清凉甜美,明目养心,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欧阳修曾有词:“更待秋高天气爽,菊花香里开新酿。”据《西京杂记》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以酿之,自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4、⑷“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5、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7、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8、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9、出塞二首其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1、⑿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12、PS:最近看了好多有关酒的文章,不得不让我再次感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啊。可惜未成年人不能喝酒,也就只能写写过过瘾啦。不过老师就不一样了,不知老师是否有雅趣,酿一壶花酒来喝。不过酒虽好物,也不能贪杯,是吧?毕竟小酌怡情啊。
13、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14、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15、花间一壶酒,出自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意思是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
16、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17、出自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8、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19、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20、秋天里酿菊花酒,桂花酒,春天则可以酿桃花酒,杏花酒了。杏花酒,如“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诗句一般,总给人明亮芬芳的感觉。春日游,杏花吹满头,而把那些细小轻盈的杏花花瓣,细心收集起来酿酒,则又是别样的风致。唐代诗人杜牧曾写有一首著名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问路边的牧童:哪里有酒家?牧童就遥遥指着杏花村。凄冷之中,因为杏花村的酒家,忽然有了一抹温暖的亮色。
三、花间一壶酒下一句拼音
1、诗人已经渐渐进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诗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好像在他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诗人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2、⑸既:已经。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3、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4、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5、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6、晋代陶渊明,爱菊成痴,曾写有著名的《饮酒二十首》,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了他流传最广的诗句,也是他人格与风骨的写照。陶渊明除了爱菊也爱酒,传说有一年重阳节,他无酒可喝,于是便在家门口的菊丛中摘了一把菊花,坐在旁边惆怅良久。就在这时,他看见一个白衣人向他走来,一问才知此人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送酒的。陶渊明大喜,便以掌中菊花下酒,大醉方休。后来这个故事还衍生出一个温暖的成语:白衣送酒。
7、下联是:树上两只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花间一壶酒”是李白《月下独酌》的首句但《花间一壶酒》好像是《真命小和尚》里的一首歌,记得是曹骏唱得不知你问的是哪个收起
8、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9、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呢?虽则如陶潜所谓“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那么又该怎么办呢?姑且暂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吧!“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中语)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10、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11、原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情。
12、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13、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14、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15、⑴独酌:一个人饮酒。酌,饮酒。
16、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7、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18、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19、曹操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大约是人生苦短,能一醉方休、不理世事的时间也太少。因此,人们才这么渴望一醉解千愁。苏子词中有云:诗酒趁年华。但大多数人,醉过以后,还是要清醒过来,面对繁杂琐碎的人世。四季轮回,有酒相伴,抿一口鲜花酒,闭上眼睛,只觉芳香袭人,恍若一切美好,从未逝去,也从未走远。
20、秋季酿鲜花酒,除了菊花酒,还可以酿桂花酒。深秋时节,桂花香飘十里,细小如米粒的桂花却能散发那样铺天盖地的香气。真可谓桂花盈盈,染教世界都香。
四、花间一壶酒下一句自创
1、无穷的忧愁有千头万绪,我有美酒三百杯多。即使酒少愁多,美酒一倾愁不再回。因此我才了解酒中圣贤,酒酣心自开朗。辞粟只能隐居首阳山,没有酒食颜回也受饥。当代不乐于饮酒,虚名有什么用呢?蟹螯就是仙药金液,糟丘就是仙山蓬莱。姑且先饮一番美酒,乘着月色在高台上大醉一回。
2、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3、译文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4、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5、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6、这句话来自于网络,没有具体出处。但是这句话是根据李白的《月下独酌》改编过来的。这首诗具体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7、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8、"花间一壶酒"是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中的第一句,意思是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表达作者孤单的心情。
9、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10、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1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2、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一作:相交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