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雪的诗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2、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3、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4、出处:唐代韩愈的《春雪》
5、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6、有关描写雪的诗句如下:
7、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8、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9、——(宋)华岳《送商府判》节选
10、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转应曲》
11、小雪晴沙不作泥,疏帘红日弄朝晖。
12、古风壁纸|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1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16、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1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18、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9、《雪诗》绘出三幅图画:富家椒房图、罗幂红炉图、弦歌宴饮图。前两幅是静状,后一幅是动态,都写得色彩秾丽,生动逼真,而在篇末,“岂知”一转,翻出新意。
20、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二、写雪的诗
1、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2、闻说压沙梨己动,会须鞭马蹋泥看。
3、译文:白雪却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4、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
7、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8、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9、忆在江南处士家,每从雪里见横斜。
10、(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
11、我本年少轻狂爱若云雾迷茫你似脱俗超凡张扬于我消亡雪已据我心房.大概的意思是:我本来是年少轻狂的,爱情对于我来说就像云雾一样迷茫。你却像天使一样超凡脱俗,自从遇见你以后,我的年轻、张扬都消失了,因为我已爱上了你,张雪已经占据了我的心
12、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3、一直不太喜欢沧月的风格,但七夜雪的却是一个很美的故事,美得令我不得不折服,正如这首诗一样:跋涉千里来向你道别在最初和最后的雪夜冰冷寂静的荒原上并肩走过的我们所有的话语都冻结在唇边一起抬头仰望你可曾看见:七夜的雪花盛放了又枯萎宛如短暂的相聚和永久的离别请原谅于此刻转身离去的我为那荒芜的岁月为我的最终无法坚持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却终究抵不过时间
14、这个冬天,高骈特别闲适,落雪之时,他闲来无事静坐观看,青竹渐渐变成白玉一般。
15、古风壁纸|念你如初,愿你安然。
16、李白的想像力从未让人失望,他写雪是白云揉碎,不落窠臼,让人耳目一新。
1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
18、出处: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三、写雪的诗句古诗
1、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2、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迈陂塘》
5、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6、出处:唐代杜甫的《绝句》
7、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8、怕东风吹散,留尊待月,倚阑莫惜今夜看。
9、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南秦雪》
10、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11、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12、比年十月君初来,梅花破雪迎君开。
13、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
14、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15、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16、译文: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竞相怒放,春意正浓。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这样自由快乐的人有几个?
17、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18、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
19、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转应曲》
20、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四、写雪的诗句拟人
1、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
2、《小雪日戏题绝句》(唐·张登)
3、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节选
5、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柳宗元《江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贺《马诗》刘长卿《逢雪夜宿芙蓉山主人》王维《渭城曲》祖咏《终南望馀雪》王安石《雪梅》毛主席《沁园春.雪》
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8、纳兰容若说:我并不是偏爱雪花轻舞飞扬的姿态,也不是因为它越寒冷越美丽。而是因它有人间富贵之花不可比拟的高洁之姿。
9、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10、门外寒光利如剑,莫推红袖诉金船。
11、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12、(杜甫)的閣夜:天涯霜雪霁寒宵,
13、吴均以花比雪,雪在空中,轻盈飘落,凝结到台阶上,像花一样堆积在一起。可是,这明明不是杨柳青青的春日啊,只见桂枝变白,如花一般。
1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
15、雪诗张孜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到处?k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汁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16、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
17、译文: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气阴沉,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扬大雪。
18、译文: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19、形: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江南雪,轻素减云端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不知道算不算)神: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20、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五、写雪的诗句小学
1、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2、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久雨重阳後,清寒小雪前。
5、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6、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投宿侵侵征骑,飞雪满孤村《南浦·旅怀》
8、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9、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10、(雪梅·其一)宋代:卢梅坡
11、润到竹根肥腊笋,暖开蔬甲助春盘。
12、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苑中遇雪》
13、译文: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小草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1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南秦雪》
15、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16、赏析:我想起旧事仍然感到有点惆怅,你初出远门一定非常辛苦。
1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8、有一些诗句,写尽雪之美,却不带一个雪字,令人叹为观止。
19、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20、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联句》
六、写雪的诗
1、译文: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4、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5、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6、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7、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8、拥炉睡思难撑拄,起唤梅花为解围。
9、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10、《小雪》(宋·释善珍)
11、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1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14、《江雪》(唐)柳宗元
1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16、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17、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18、《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19、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除夜有怀》
20、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