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节的诗词
1、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
2、《浣溪沙·端午》(宋)苏轼轻汗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三首》(宋)赵蕃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3、渔家傲(宋•欧阳修)
4、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译文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得身体更加美丽。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辈孩子的身影。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苏轼〔宋代〕
5、骚友相逢好骋怀,临窗把酒对阳台。
6、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7、流传下来的有哪些诗词名篇
8、落火研磁力,环空测气温。
9、许是心急切,不知花叹息。
10、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11、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1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3、霁日沐薰风,九州怀屈公。
14、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15、关于端午节的经典诗词: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16、端午临来夜雨绵,天公有泪也轻弹。
17、夜梦相知久,醒来人已稀。
18、翻译: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19、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20、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名句: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二、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1、问及屈子事,满脸是狐疑。
2、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4、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6、投稿体裁:散文、诗歌、书序、诗评均可。内容不限,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都可。
7、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8、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真的很多。从汤显祖到文天祥,从苏轼到杜甫以及贝琼、张耒,众多的文人骚客都曾为端午节赋诗吟句,或豪放,或悲怆……下面就分享几首给大家吧。
9、鼓响波飞千水笑,一杯黄酒祝安康。
10、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11、孙福奎,汉族,中共党员,1945年12月出生,原籍山东莱州市,现住黑龙江双鸭山市。1967年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黑龙江双鸭山市中学任教,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前为中学副校长。爱好文学写作,发表楹联、诗歌、小说、散文等各类作品逾千篇。中国楹联学会、黑龙江楹联家协会会员,中华国粹网版主,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研究员,有作品入选《中国对联作品集》、《对联中国》、《黑龙江当代楹联作品四集》等书籍。参加全国诗联大赛,获奖60余次。
12、离骚歌一曲,天问逼苍穹。
13、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14、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15、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16、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17、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18、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19、奴娇(宋•张榘)
20、对于端午节吃粽子这一食俗,到了明朝,竟然演化体现皇恩浩荡的盛举。明代代庄昶的诗作《端午食赐粽有感》有曰:“大官角黍菰蒲香,彩绳万缕云霞光。天恩敕赐下丹陛,琼筵侑以黄金觞。”可见,在明代,端午节有皇帝赏赐粽子给大臣的礼制。
三、端午节的诗词有哪些
1、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2、艾草门栏挂,龙舟鼓号张。
3、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
4、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赏析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篇四)经典端午节的古诗词赏析: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
5、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6、诗词里的端午节作品选评
7、翻译: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真是让让人感到遗憾哪!
8、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译文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南歌子·游赏苏轼〔宋代〕
9、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0、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端午三首赵蕃〔宋代〕
11、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
12、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13、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14、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15、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译文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16、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译文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
17、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18、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9、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09《五丝》
20、薰风咋起舞端阳,艾草悬门粽米香。
四、古代描写端午节的诗词
1、翻译: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2、小时候,都争着让家人在手腕上、脚腕上系上亲手编成的五色线,现在很少有家长能找得到几根不同的色线,更遑论有闲心思搓一根给孩子戴上了。所以北方人的端午,现在几乎只剩下了包粽子和吃鸡蛋的习俗没有被丢掉。那就把包粽子和吃鸡蛋的习俗,编成一首山东快书,供大家一乐吧。
3、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唐代·文秀《端午》
4、端午节是歌咏爱国诗人屈原的诗词大会
5、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6、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7、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8、剑悬蒲草绿,花献石榴红。
9、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10、楚殿王前,苦谏指迷津。
11、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真的太多了。殷尧藩的《同州端午》、褚朝阳的《五丝》、陆游的《乙卯重五诗》、文秀的《端午》等等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12、端午节在国人心目中,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因此后人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汉民族是一个非常看重爱国情怀的民族,把忠孝作为做人的根本,把尽忠报国作为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因此,歌咏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直只端午节文人墨客的主旋律。
13、只留离骚在世间。赏析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篇六)经典端午节的古诗词赏析:端午唐代: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
14、历经千年的传承发展,端午节形成了具有全国共通的节俗,历代文人墨客关于端午节的诗词描写颇多,其中不仅有端午节俗,也有端阳的风物,所谓“四时佳兴与人同”,时令风物如榴花、蜀葵、菖蒲、枇杷等成为文人们在诗词中争相吟咏的意象。同时,诗人们也将感恩圣意、吊唁屈原、怀才不遇等感慨借由节日的氛围抒发出来,成为诗人一时心境的写照,充实了端午节的文化、历史内涵。本展览选取有代表性的端午诗词,通过对诗词的解读,向观众朋友们详细介绍端午节的文化和习俗,与广大读者朋友们一起了解端午节,感知我国文化传统,弘扬端午节文化。
15、端午节是体味吃粽子传统美食的诗词大餐
16、更多文章请加我关注,给我点赞
17、《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18、汨罗江畔哀歌起,从此纷投糯粽团。
19、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20、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五、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佳句
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2、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3、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4、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5、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6、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7、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8、花心动(宋•史浩)
9、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1、邀聚流觞凭吊远,思齐互励不辞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