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屈原的诗句五言律诗
1、深岸自随浮世变,遗魂不逐大江流。
2、君臣本大伦,当以恩义持。
3、沐芳正冠佩,酌水炷夕熏。长歌灵谷应,春思何纷纷。
4、临江祠树老,惟有暮鸦投。
5、双鹭相依傍,孤云浮荡闲。
6、楚国茫茫尽醉人,独醒惟有一灵均。
7、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8、湘潭道中赠送丁碧眼相士
9、注:例诗为杜甫的《旅夜书怀》,例诗与格律交替排列。
10、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11、苇花飞靓羽,橘树动金丸。
12、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13、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14、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去来。
15、襜帷褰薄暮,回飙吹白云。下有栖神宇,惨淡临江濆。
16、宋玉招魂推意远,扬雄流涕掩书频。
17、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18、12双调拨不断(元马致远)
19、草自忘忧、虚牵续命丝。
20、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二、屈原的诗句五言律诗有哪些
1、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2、妃嫔无数贮金屋,只遣王嫱犯塞尘。
3、莫讶灵均苦费词,骚章炳炳日星垂。
4、上官子兰生不人,荆王客死飘游尘。
5、二宅遗基自古存,石岩天深秋日昏。
6、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7、凌云男儿梦,事业数星辰。
8、缓歌发清商,萧瑟悲激楚。
9、《赠孟浩然》((唐)李白)
10、不能抱祭器,聊复著离骚。
11、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12、明夏完淳《六哀‧侯纳言》诗亦句:“忠烈简迈姿,淡然青云志。”
13、今喜太平歌既醉,不须多和独醒辞。
14、人间若解三闾苦,水底鱼龙亦有情。
15、遥祭。谓向远处致祭行礼。
16、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17、⑵沅(yuán)湘:指沅江和湘江,沅江、湘江是湖南的两条主要河流。
18、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19、列岫云天外,香江雾霭中。
20、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
三、屈原的五言四句诗
1、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汪继桥诗词集选(14):师生雅聚七绝四首(外二首)
3、三闾已矣唤不起,畾莸萧艾春娉婷。
4、九畹荒芜楚客悲,况教萧艾满当时。
5、五言绝句是汉族诗歌体裁之属于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汉族民歌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
6、31湘南怀古(明·苏平)
7、以今日之书兮,固非出于感时。
8、《江梅》((唐)杜甫)
9、横行天下竟何事,弃马乌江马垂涕。
10、湘江云尽湘山青,秋兰花开秋露零。
11、平魂。平屈原名也。
12、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也是最富于暗示性和启示力的艺术。明朗而不含蓄,明朗就成了一眼见底的浅水沙滩;含蓄而不明朗,含蓄就成了令人不知所云的有字天书。戴叔伦的《过三闾庙》兼得二者之长,明朗处情景接人。
13、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1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5、没有理解你说的自创是何意
16、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7、三军将士英雄泪,万里硝烟冰雪封。
18、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19、释义:河神啊,与你一起游九河,急风冲起河水泛洪波。乘坐水车荷叶做车盖,双龙驾辕双螭来拉车。登上昆仑纵目望四方,心意飞扬胸怀多宽畅。
20、文体之一种。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上》:“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
四、屈原的诗词五言
1、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2、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3、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4、湘潭道中即事二首其二(宋·刘克庄)
5、《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6、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7、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8、注:仄、平分别表示应该用仄声字和平声字。(仄)、(平)表示规范应该用仄声、平声字,但可以变格为平声、仄声字。
9、知道非知道,知之为知之。君且邀明月,把酒话相思!追问还有吗?
10、汉家靡曼盈六宫,明妃容与如春风。
11、千年感慨遗湘水,万古离骚识楚才。
12、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13、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14、“流血救民″剑锷横,雄风凛凛忆豪英。
15、邻人角黍能相送,野老蒲觞得共传。
16、梦中江行过乡豪家赋诗二首既觉犹历历能记也
17、波浪闪金光,朝霞鸥鹭翔。
18、42题三闾大夫庙四首(录二)
19、靳尚一言巧,灵均千古愁。
20、湖乡赏秋韵,鱼跃稻花香。
五、屈原写的诗句五言律诗
1、离骚读罢空惆怅,竞渡难招江上魂。
2、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