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明节的诗歌
1、纪念碑前——献给为革命烈士献身的烈士们??(那些石头中的血液和文字??正潮水般倾泻而至——)????无法在遥远的天空??画出清晰的森林或一只唱歌的小鸟??想起那场战争??风吹开背后的黄土??铿锵激昂的誓言??踏碎时空记忆的念珠????从麦穗的深处走来??我守侯月色中苍白的影象和你的孤寂??听你沉重而锋锐的长啸穿越荒原??冰凉的血痕发黄的故事??八百壮士八百次风暴??任你美丽地搁浅任你悲壮地沉没????面对熟睡的生命??我用晴朗的天气编织花圈??隔着青铜色的盔甲和远古的战场??凭吊悄然萌芽的灵魂??另一个同样的季节??母亲肩荷简朴的锄头步出家园??细心地种植笑容和平安……(此文为本人所转)。。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是向谁问的路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
4、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6、又是一年清明节
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8、朝代:唐代 作者:孟云卿
9、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10、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踔厉奋进
11、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绝做官而被大火烧死。他们是贫贱愚蠢还是贤能清廉,至今又有谁知道呢?现在留下来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12、无花无酒的度过清明节,那萧索的兴致犹如居于山野庙宇的和尚一样。
13、伫立碑前恸失魂,冥门望断望仙门。
14、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展开全文
15、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6、点评: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怎堪芳草青青。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路上骏马乱叫。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
17、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
18、追思惆怅泪沾襟,遙望天堂怀念深。
19、但背着城市里偌大的压力
20、还可以再冲动一次的时候
二、清明节的诗歌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挂在我清明雨纷纷的空间
3、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4、一米外,见鬼骑墙
5、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借问:请问。
6、想,他们是去了异地生活
7、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8、译文: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郊外微风拂柳一片葱翠一片。落花飞舞芳草齐齐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成双成对的蝴蝶嬉戏不已。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9、《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贾岛,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10、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11、永远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13、几回梦里如相见,呼喚童名不忍闻。
14、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5、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6、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17、土木之遥遥万里,阴阳两隔隔千生。
18、都成为了一生没有母亲疼爱的孩子
19、游春去远人踪乱,扫墓归来日影斜。
20、鹤去魂牵凝旧韵,雁归梦绕聚新音。
三、清明节的诗歌朗诵大全三年级
1、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2、年代: 宋 作者: 方岳
3、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4、飘落发丝间晶莹的水珠
5、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6、年年向祖诉衷情,不但天清地亦明。
7、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8、灯下的你是多么的苍桑。
9、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10、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11、昨日春寒去日苦多冰消水自流
12、我才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13、独自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听着远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
14、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15、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16、谁说清明节不能回娘家啊,以前我妈妈都回去给我外公扫墓的,现在我妈妈不在了,清明节我肯定要回去给妈妈扫墓的,谁敢说我翻脸。
17、原文: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18、看来我是多么的不孝啊!
19、清明节诗词缅怀先烈春风翠柏梨花开,烈士墓前来默哀。当年炮火血洗礼,英雄豪杰老一代。一腔热血洒大地,换得今日山河在。为有牺牲多壮志,昂首阔步向未来。清明的雨呀纷纷扬扬,是我们的热泪涌出心房。先烈呀,这天我们集合在一齐,向您敬礼!为您歌唱。我们就像纪念碑边的小松树。时刻守卫在您的身旁,我们就像墓地上的鲜花,向您送去问侯,向您送去芬芳。清明的雨呀是点点滴滴的音符,谱写出英雄的篇章。
20、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四、清明节的诗歌现代诗短篇
1、让远在他乡的人
2、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3、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5、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6、伫立东风伤往事,人生如梦梦难寻。
7、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8、里面住着不同的姓氏
9、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10、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11、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1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13、清音不绝,醉兹间、四月芳华。伴数首民谣,百篇诗赋,惬意无涯。那觉五更将尽,抬头处、绿染窗纱。望东方侵晓,凭轩静待朝霞。
14、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15、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16、情感:清明上巳已是暮春时节,但作品中绝无花衰红消的悲凉之意,却呈现出色彩浓艳的一派盛景。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的美。
17、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18、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19、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20、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五、清明节的诗歌大全现代
1、弘扬民族英雄敢于牺牲精神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王孙公子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
4、壬戌清明作,清代:屈大均
5、译文:无花无酒的度过清明节,那萧索的兴致犹如居于山野庙宇的和尚一样。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破晓时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6、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7、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8、在词根里视而不见
9、牧童啊!知晓遥指答借问
10、翻越了无数城市四月的街道
11、不断渗出,漫过三月
12、(篇二)关于清明节的现代诗
13、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14、传承革命先烈优秀红色基因
15、长着永远不会枯黄的记忆
16、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17、情感:诗中一开头就道“世味薄似纱”,正是作者对现实的否定,也体现出作者的刚直气节。诗末拂袖而去,也是诗人对浮华帝都的不屑。
18、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19、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20、却仍须渡过这无边的黑海。
六、清明节的诗歌
1、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2、连同坟前四月野草返青的记忆
3、一鞭铁骑增青志,千里孤鸿寄寸情。
4、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正疑惑着她是不是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获得胜利了啊!双颊不由得浮现出了笑意。
5、他费力摩挲着身上的红绸被子,恍惚间
6、不相信人真的已经死去
7、点评: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五言律诗,是诗人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所作的诗。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在路途中,正是寒食节,在阳春三月年,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对君主的惦念。
8、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9、点评: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10、细雨霏飘垂柳绿,清风明月祭朋亲。
11、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2、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4、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5、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16、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17、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8、他的眼里闪耀着大红的蜡烛、大红的罗帐
19、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20、柳绿偕桃李,春来了、又系情丝。清明晓得,年年辞墓离时。往还阡陌路,来忍泣、返哀思。
1、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3、他走了,去了一个谁都羡慕谁都不愿意去的地方
4、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5、朝代:宋代 作者:程颢
6、岁月刻痕非要留迹在脸上
7、今年还回不到你的身边,
8、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9、他又嗅到那股熟悉的幽香
10、心情沉潜,宁静
11、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2、缅怀先贤先烈弘扬爱国精神
13、风日迟迟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枝畔,红杏梢头。
14、清明时节,百花盛开,在外离家的游子都回家来。他们焚烧纸化作为冥钱给阴间的亲人,烧完纸后就磕头啼哭,思念逝去的亲人。祝他们在阴间生活幸福快乐,从此不再有苦难和悲伤。
15、想生前,忆生前。养育恩情心里边,后人家训传。
16、那一刻,他的灵魂飘落在一片红海中
17、土之下,那是阴界
18、让泪水,在隐忍中闪烁
19、村口传来鞭炮夹杂着锣鼓的声响
20、寒来暑往情难逝,斗转星移缘未分。
1、一句话一个清明的意思
2、一只灰蜘蛛守护着孤独的丝网
3、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4、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
5、一间屋,一个他,一张木床
6、清明日的清晨,清蛾飞舞,色彩斑斓,犹如在画扇中一样。桃树满园,桃花和郁金花竞相开放,红遍了田野。人们兴冲冲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领略到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骄傲的马匹在帐帏旁昂首嘶鸣,鸡群从刚打开的笼子里争先恐后地窜出来,“咯咯咯”地叫着,四处觅食。不知是谁瞄准鸟儿在发射飞弹?黄鹂赶紧飞入隔墙的庭院,在房顶上宛啭鸣叫,仿佛说:人们啊,请不要伤害我们,不要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