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家经典禅语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译文:人的清静本性不象树那样的实在事物,心性的光明也决非镜台那样的物体,精神境界本来空寂无形,那实体的灰尘又怎能沾染我们空寂的人性.
2、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3、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4、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5、今世不修后世难,佳期错过实堪叹,得成道诀无贵贱,一体同登极乐班。
6、人间总是下雨的时候少,晴天的时候多。
7、人,可以真实地活着,但不要太认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完美主义者最大的悲哀,就是活得不真实。现实才是最真的真实。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苦有乐,有酸有甜。人活着最大的乐趣,就是从痛苦中把快乐找出来。什么都追求好,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却不是最好的活法。难得糊涂,你随和,生活才随和。
8、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
9、冤家路窄时,留一步与人行;
10、所谓看开人生,绝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
11、佛语有云: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12、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13、人生就象一个球,无论如何滚来滚去,总有在一个点上停止的时候。
14、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15、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就转给你周围的朋友和亲人吧~
16、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心物是一
17、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磨练成就成长创造!
18、在红尘之中修行,修口、耳、心、眼等等。修行即自律,改造自己,让自己的身心处于和谐状态。修口,以善言对人,不与人争、吵,处处礼让与人;修心,则心正、心善而百毒不侵、海纳百川;修眼,令自己眼中存善,而将恶俗之物隔绝在外,不乱人心性;修耳,即不偏听偏信。
19、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无所求行。
20、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二、佛家经典禅语书法
1、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2、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5、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6、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7、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8、我释迦文佛寿命极长,所以然者,肉身虽取灭度,法身存在。
9、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10、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1、太有了!儒释道三家好比钻石有三个面,钻石都是同一颗;好比十指,指指都同掌啊。佛家有:“我命悉在我,半点不由人”出自《了凡四训》。“一啄一饮,莫非前定”。还有很多劝人放下抱怨,全力面对的言教,这也在忏悔法门的开示中处处提到。还有“一人食时,众人不饱”强调要自己努力,别人没法代替你成佛。还可以看看《楞严经》中阿难的故事。六祖说的“密在汝边”等等。太多了。
12、一佛名为“大无畏”,度人时叫做“施无畏”。无畏有五:无死畏,无恶名畏,无不活畏,无恶道畏,乃至无大众威德畏。
13、僧问:如何是净土?石头反问:谁垢汝?
14、凡有所相,都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5、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6、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
17、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8、因爱生忧,因爱生惧。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惧(因为爱而生出对爱的担忧,因为爱而生出对爱的恐惧,如果离开爱,没有爱也没有恐惧)
19、禅语主要指从佛门中传出的精华语句,话语平朴,含意深远,对人生思想等方面有着精神食粮的作用。由于禅语的文雅和隽永,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应用。
20、经典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
三、佛家经典禅语欲望
1、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2、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3、经典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4、佛语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5、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6、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7、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
8、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9、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人要心静,言多必失。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
10、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分享到朋友圈
11、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所谓”戒定慧“是也。
1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13、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4、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15、生而为人,活着,活出风度,风采,风格。这些皆为外表,而气度则是内涵,是质地,是根本。
16、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17、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18、.一僧问五泄灵默禅师:“如何得无心去?”
19、一念之慈,万物皆善。一动念头就先发现别人的毛病,正是自己莫大的毛病。一动念头就先想到别人的优点,正是自己莫大的优点。
20、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四、感悟人生佛家经典禅语
1、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2、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
3、出自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这首《天真的预言》翻译过来,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诗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天真的预言,参悟千年的偈语。意思是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
4、人生是一种减法,减去多余的奢求,减去过多的欲望,减去心灵的负担,减去不必要的争斗,减去不必要的烦恼,减去那些是非的牵绊,减去那些爱恨的纠缠,还人生一场轻松和洒脱,也让人生多一份自由和幸福。
5、金鳞透网欲吞舟,一向冲波逆水流。却被渔翁闲引钓,随波逐浪漫悠悠。
6、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7、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8、人生看不惯的东西太多,看清、看懂,全是自找伤心。给生活罩上一层薄雾,不是自欺,而是对自我的保护。凡事太认真,苦了心,累了自己。
9、看淡得失人无忧,看破生死自从容。人,因无而有,因有而失,因失而痛,因痛而苦。人总是从无到有就欢欣,从有到无则悲苦。其实,有又何欢?一切拥有都以失去为代价;无又何苦?人生本来一场空。有无之间的更替便是人生,得失之后的心态决定苦乐。
10、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不要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都想象成一种幸运,不要自傲。就这样,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11、经典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12、将心比心,便是佛心。当你能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很少人会再与你计较。当你能像容忍自己一样去容忍别人,你的人缘将好得出乎你的想象。用宽厚仁慈的心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爱自己容易爱别人难,如果你能做到像容忍自己一样去容忍别人,你就是真正地得道成佛。
13、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
14、慷慨施舍,诚心服务,成长创造,无怨无悔,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15、原文出自《华严经》。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如花草。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一切众生,处处成佛,时时成道。
16、君子能忍,必成大器。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诸行性相,悉皆无常。诸行是常,无有是处。命由己造,相由心生。白云无心,真如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