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借景抒情的诗句小学(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诗句124条)

2023-12-18 11:13:28 59 0

一、借景抒情的诗句

1、这首词主要写诗人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的心情。上片写羁旅漂泊之苦,下片写思乡心切和流光飞逝。后三句便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红”“绿”二字本为形容词,这里却带了宾语“樱桃”、“芭蕉”,这样一来,把不容易觉察到的颜色变化变为可以捉摸的充满动感的过程,而这似乎可见的颜色变化过程也伴随着时间飞逝的过程,同时寄寓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2、投稿邮箱:1046125673@qq.com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这首诗着力呈现了乡村恬静静谧的风光。黄昏细雨、宅门深闭、古木藤萝、翠绿幽深,村落掩映、炊烟袅袅,一派静谧的乡村烟雨图。静,是诗人着力表现的,而不知从何处传来的鸟鸣声,这动态的景物更加衬托出环境的幽静。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赏析:这两句诗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惟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

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7、晚上渡过这样的惊滩实在太危险,诗人只好绕道皂口岭,还真是挺麻烦。要绕过这一段路,登上这高而危的石阶,就更危险了。皂口岭这地方群峰插天,渺无人迹,向上仰望,群峰巍峨,只能见到一小块的蓝天。

8、⑦百年:人的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0、情、景反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反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内心的悲苦之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快乐愉悦的心情。

11、C.诗歌的六句写水旁岸边,沙滩经过河水的无数次冲洗,像筛过似的洁净,表现了溪水湍急的特点。

1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13、“北望螺峰半点苍”,也是双关语。忙忙碌碌地登了半天,山好像还是那么高,不知何时能够到达梅岭。而回头再北望京城,看来要想退而隐居,希望还有点渺茫。

14、杜甫这首诗是非常优秀的”借景抒情“的杰作,大家可以慢慢从中体会,并学习“借景抒情”这种写作手法,利用眼前的风景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15、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

16、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17、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情关系

18、(注)青帝:司春之神。

19、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20、译文:昨夜在巫山下过夜,满山猿猴,连梦里都仿佛听到它们的哀啼。桃花漂浮在三月的绿水上,我竟然敢在这时候下瞿塘。疾风将雨吹至南方,淋湿楚王的衣裳。我在高高的山岗,怀念那宋玉,为什么给楚王写出那么美丽的文章,看到这古迹,让我热泪满眶。

二、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诗句

1、转眼之间青春年华就已经流失,落叶萧萧寓意着秋天地来临。天边的草已经枯黄了,连着天边的云。夕阳西下,阳光从缝隙中照入,拉长的塔影斜靠在远方的城楼上。

2、李清照在《渔家傲》中通过描绘梦境,展示了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世界,“天”“云涛”“晓雾”“星河”“帆”等构成极壮丽的境界,与天帝的对话则饱含着美好的理想。词人借梦境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她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在梦境中抒发胸中愤懑。

3、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4、以哀景写乐(豪)情

5、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6、①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悲凉。

7、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借景抒情的诗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借景抒情的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8、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9、此诗是“以景结情”类诗歌的典型之作,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此诗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来抒情的,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结句时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在这图景中,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接抒发离愁别绪更富感染力,暗含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10、崔颢《黄鹤楼》一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展开联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虚实结合,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

11、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长相思》

12、D.尾联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异曲同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13、首先我们学习一下“以乐景写乐情”,比如杜甫的《绝句(其一)》。

14、⑤景略情在:有些诗词表面看来全是抒情,细读诗作应是触景生情,情与景一致,但写成诗时,却把景略去,而直抒胸怀。

15、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16、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7、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18、今天会文网在这向会文同乡发出邀请,期待更多的会文同乡把自己心中的乡音习俗、先人历史故事、家乡风情、创业经历、孩童校园往事等即将湮没在岁月长河中的陈年往事用文字记录下来,给我们会文网投稿。

1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虚实结合的手法用得精妙。具体来说,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的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可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20、问:这首诗的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三、借景抒情的诗句小学

1、答: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叙)。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析)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评)

2、前者与后者在于其情的表现方式。前者是指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中,而后者是指借助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前者: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后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3、古诗鉴赏之内容主旨24首

4、注释:(1)陈恭尹:明末清初诗人。1659年南明覆亡,为抗清而奔走的诗人见大势已去,决定从河南回故乡南海(今广东佛山市),途径武昌登临黄鹤楼写下此诗。

5、D.颈联中诗人寓于两对矛盾现象中的诘问尖锐犀利,自古罕见。议论深切痛快,而又对仗工整,朱熹推崇此联道:“以诗言之,第一等诗;以议论言之,第一等议论也。”

6、来往烟波,此生自号西湖长③。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

7、考场中的苏辙诗歌汇编——上官容碌碌,饱食更悠悠。

8、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9、张谓的诗有淡妆之美:平易中见深远,朴素中见高华。请从首联或颔联中任选一联进行分析。

10、A.词最初称为“曲子词”,是配合音乐的。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因此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11、在这悲凉的秋天,我常常漂泊在万里之外,这一生总是疾病缠身,如今又一个人拖着生病的身子登上高台。

12、这首词是《诸葛武侯传》的读后感,也是咏史怀古名作,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简要分析上阕思路。

13、思索着,我不过只是人世间一个惆怅的过客,我知道你为何事而泪流满面。只怕是在断肠的笛声里,回忆起这一生走过的点点滴滴。

14、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

15、C.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来写景,通过深秋林子里微薄的影子以及秋晨飞雁的叫声,营造一种清新却又喧闹的气氛。

16、②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是指在诗词的收尾处以充满深情的写景句子收束全诗,这类诗词先写情,再以景衬情。此处情是由景所触,只是为了突出情,在表述上打破了常规顺序,先情后景,含蓄、委婉、蕴藉。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这种写法能使诗歌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17、王夫之认为走在回乡路上的士卒心里是“乐”的,这种理解未必正确。这位士卒一直非常牵挂家里,心里非常痛苦,当他终于能够结束服役回家的时候,他的心里不只是单纯的高兴,而是百感交集。他希望马上能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而同时又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家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自己离开家已经很久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给他一种不胜今昔之感,正符合此时他复杂的感情。

18、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19、了解相关背景,比如作者的生平事迹以时间为线索来推敲,看诗中写的什么景,例如“月”多表达思乡,了解常用修辞,悲景衬悲情还是乐竟衬乐情,或者以乐反衬背等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希望能帮到你

20、风急天高,猿猴的啼声是如此的悲凉,水清沙白,河洲上的鸟儿飞了一个来回。

四、借景抒情的诗句

1、B.“晚天萧索”点明游历的时间,写出了当时的环境,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引起下文。

2、(注)①诗歌作于元和八年。李贺因病辞官,家境窘迫,遂于洛阳寻找出路。时隔不久,他的弟弟也离开故乡前往庐山一带谋生。②石镜,即庐山山南石镜峰。

3、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4、在借景抒情诗歌中,景物是情感最重要的载体。从景物本身出发,根据景物的动态和静态,可将景物分为动景和静景;根据景物给人带来的感觉,可将景物分为乐景和哀景;根据眼前之景和非眼前之景,可将景物分为虚景和实景。

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合。

8、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

9、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10、A.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唱出了一曲悲伤凄凉的挽歌。

11、“何时上到梅花岭”,梅花岭,这里指大庾岭,在江西与广东交界处。诗人一语双关,既希望早日登上山顶越过梅岭,也是暗喻有退隐之心。这里的梅花也暗指,诗人希望也能像隐居西湖、被人称为梅妻鹤子的林逋。

12、译文:翻山越岭是一路,登舟涉水又是一路,我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天色渐黑,夜里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4、“托物言志”表达的是作者的志向和品德,比如明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就是最为典型的“托物言志”,作者借助石灰表现了自己理想和品德。表达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15、这里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字,那就是“啸”字。

16、考场中王安石文言文汇编

17、A.诗歌第三句“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与“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一句异曲同工,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审美感受独特。

1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9、昨夜霜降寒风骤起,梧桐叶落纷纷,我无处回避自己衰老的面容。秋风问我为何这样,我没有说话,只是用手在空中书写。人老了,有时沉醉有时沉病有时慵懒。

20、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五、借景抒情的诗句初中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4、译文: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只是没有人间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啼叫之声。

5、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6、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7、C.上阕属于实写,通过对三吴风景的描写,表现了昔盛今衰的感慨,引出下文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8、也许你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忍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也许你只是一条涓涓小溪,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也许你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终会翱翔蓝天。

9、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10、歌楼中深夜里还在欢乐饮宴,把银烛高高点燃。花街柳巷里春天的湿泥,弄脏了我们锦绣的马鞍鞯。

11、A.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12、柳岸莺飞影掠波。一树芳花风吻过,

13、再用心品味“半世功名一鸡肋,平生道路九羊肠”,人生漫长又曲折,功名富贵犹如过眼云烟,令诗人不由得期望回归田园,过上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15、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16、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17、A.前诗中,首句雄起磅礴,“压”字写出北楼之高,“满”字则写出北楼上视野之开阔。

18、D.下阕通过“图王争霸”和范蠡“扁舟隐居”相对比,表达了词人对范蠡建功立业的倾慕之情。

19、答: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叙)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析)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评)

20、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

六、借景抒情的诗句

1、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D.全词通过叙写诸葛亮一生际遇,表达了对英雄的惋惜、赞美、仰慕之情,又借古讽今,表达对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不思北伐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落寞。

3、请赏析这首诗的颔联。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柳永》

5、试分析本诗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6、B.诗从对比开始,飞离故乡的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就更加依恋不舍了。

7、这么优秀的一首诗,婷婷姐姐肯定要唱给大家听啦!

8、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9、①触景生情:作者心中虽有某种情感,但却是隐含而不显露的,由于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得以激发,引发作者将其表达出来。此类诗一般先写景后抒情。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1、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在写诗的时候,经常会借用一些特定的意象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把这种写法叫做“借景抒情”。

1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3、⑩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14、▍编辑:Wulibang(ID:2820092099)

15、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16、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17、当一个人身处困境,不仅四顾茫然,还求助无门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害怕,甚至有些灰心丧气的感觉。在这样的时刻,内心不仅在呼唤着援助,也能流淌出真情实意。

18、(3)第三步:点明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析内涵)

19、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20、律诗的前四句,写西汉时的“天之骄子”匈奴,正在白草连天、荒原落日的塞外射猎示威,哀景写得十分凄烈。但下面笔锋一转,别开洞天:“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这后四句,写边防将士的昂扬斗志,风格豪放,气宇沉雄,令人鼓舞,一点也没有愁眉苦脸的样子。但是,这样的豪情正是借助于前面的哀景反衬出来的。

1、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3、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西江月》

4、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极天衰草暮云平。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