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条简短成语故事100篇(精选简短成语故事)

2024-02-23 10:26:08 59 0

一、简短成语故事

1、人民日报曾经在微博上发布过“100个最常被误用的成语”,比如不情之请、胸无城府、歌功颂德、不绝如缕、八面玲珑……其实光看光背,是不容易记住的,如何正确使用成语,是需要一套方法和逻辑的。

2、中国动画经典故事《葫芦兄弟之误入泥潭3》

3、舜帝时,把这一任务交给了鲧的儿子——禹。禹深知人民的疾苦,他欣然接受了任务,当时虽然他刚刚结婚才四天,但他毅然告别了新婚的妻子,踏上了治理水害的征途。

4、由于父亲的严格要求,贾黄中十五岁就考中进士,当了校书郎。贾黄中为官清廉正直。他在任宣州大守时,有一年闹灾荒,百姓饿死不少。贾黄中就用自家的米做饭,救活了几千人。他在金陵任职的时候,发现府库内藏有几十匣金银宝贝,价值连城,马上清理上报朝廷。

5、(典故)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公孙丑上》

6、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7、一个人拿着一面盾牌和一枝长枪,在市场上叫卖。他举起盾牌,吆唤说:“我的盾牌坚固极了,什么兵器都刺不穿它。快来买吧!”呆了一会儿,他又举起长枪,吆唤说:“我的长枪锐利极了,什么东西都刺得穿。快来买吧!”有人问他:“拿你的长枪来刺你的盾牌,结果怎样呢?”那人听了,不知怎么回答才好。

8、诗的第三节说:“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必恭必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谁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谁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处找寻?”由于幽王无道,诸侯纷纷叛离。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的军队进攻镐京。幽王下令点燃烽烟,但是诸侯受过骗,都不派救兵。犬戎的军队攻下镐京,杀了幽王,掳走了褒姒。

9、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10、但是,贾黄中办事过分认真、慎重,碰到大事往往不能当机立断。后来他被派往外地任职,在向太宗辞行时,太宗告诫他说:“做事恭谦,小心谨慎,不论是做君的还是做臣的都应该这样,但是假如做得太过分了,就失去了大臣的身份。”贾黄中死时,家中很穷,皇帝特地赐钱三十万,又给他老母亲白银三百两,以表彰他为官廉洁无私,他母亲教子有方。

11、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12、有一个人叫狙(jū)公,最喜欢猴子。他养了一大群猴子,那些猴子都能听懂他的话。狙公为了养猴子,把家产几乎花光了,后来实在供不起了,只好对猴子说:“我给你们吃栗子,每天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朝三暮四),你们看怎么样?”猴子都不满意起来,又是跳,又是叫。

13、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14、中国动画经典故事《葫芦兄弟之巧夺如意11》

15、后来,项羽起兵反秦,接着又同刘邦争夺天下,从24岁开始,奋战了8年,最后被刘邦等包围在垓下,终于自刎于乌江。

16、不久之后,有个叫王琨的人就任吴兴太守。他早就听说过吴庆之的贤名,便决定请他出来,担任“功曹”的官职。可是,吴庆之不愿再参加政治活动。所以,尽管王琨开出的条件非常优厚,都没能说服他。王琨不甘心轻易放弃,找机会又与吴庆之谈起来做官这件事。吴庆之对王琨说:“我一向资质鲁钝,实在不懂什么官场规矩,只因为从前有个太守看得起我,所以,才勉强出来替他奔走了一段时间。如果你还是要我,那简直是‘蓄鱼于树,栖鸟于泉’(把鸟放在水里,把鱼养在树上)!”吴庆之说完后,连告辞都没说一声拔腿就跑。王琨急忙跟在后面追赶。但是,出门以后,只见前面扬起漫天的尘土,吴庆之已经跑得不见踪影了。

17、公元前154年,刘濞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

18、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19、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20、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二、简短成语故事100篇

1、十一岁那年,萧纲被任命为宜惠将军、丹阳尹,开始处理郡里的各种事务。他虽然还是个少年,但因为读的书多,知识广博,因此处理事务有条不紊,颇有见地。

2、鸡鸣狗叫的典故出自先秦时期,孟尝君有两个门客,一个擅长学鸡叫,一个擅长学狗叫。狗叫帮孟尝君盗取东西,后来孟尝君逃出秦国时,城门未开,后有追兵,鸡鸣学鸡叫,守城人听到鸡叫打开城门,顺利逃跑。

3、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路身强力壮,他总是跟随孔子,为他驾车做侍卫,子路性情正直忠贞,十分孝顺他的母亲。他为人十分诚实,坦率公正,答应办到的事一定会立即就办,决不拖延。

4、拔苗助长(拼音)bá miáo zhù zhǎng

5、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6、有个小偷钻进了范家的`院子。他发现有一口钟。想把它背走吧,钟太大,背不动,想把它砸碎当废铜卖吧,又怕发出响声,惊动主人。

7、画饼充饥(成语故事)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

8、故事:在东汉末年,朝政的大权落在了董卓的手上。董卓这个人骄横跋扈,出入宫廷敢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又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纳入宫内。成语三《安居乐业》春秋时,有一位着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老聃(“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9、刻舟求剑的寓意:刻舟求剑的意思是说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不断变化的,要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10、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11、《庄子集释》:“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12、释义:意思是虽然有一万次死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13、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大雅?大明》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14、在古代,开一口井是非常困难的事,为了水源,人们就会聚居在井的附近,渐渐就成为当时的市集,称为市井。市井之徒就是指混迹于市井、身份低微的贩夫走卒。

15、中国动画经典故事《葫芦兄弟之绝路逢生5》

16、晋代有位爱国志士名叫祖逖,他从小就勤练武术,钻研兵法。祖逖还有个好朋友叫刘琨,两人都是有抱负的年轻人,希望国家可以越来越强大。

17、战国时,有个叫田子方的人,受到魏文侯的礼遇。魏国攻下了中山国,魏文侯派太子击驻守中山。太子击外出,在路上遇到了田子方,便让田子方的车先过去,田子方连正眼都不看他一下。

18、有一天,更羸与魏王在京台之下,看见有一只鸟从头顶上飞过。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射箭能达到这样的功夫?”魏王问。更羸说道:“可以。”说话间,有雁从东方飞来。当雁飞近时,只见更羸举起弓,不用箭,拉了一下弦,随着“咚”的一声响,正飞着的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19、“必恭必敬”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态度极为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

20、呆若木鸡纪渻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渻子回答说: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斗鸡该训练好了吧?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它现在还不能沉住气呢。」一个月后齐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可是纪渻子还是摇头说不行。又过了十天后,纪渻子告诉齐王斗鸡训练好了,那只斗鸡非常厉害,别的鸡一见到它就吓得像木头一样呆住,可见它真是天下无敌的斗鸡!

三、幼儿园简短成语故事

1、大头爸爸想要告诉孩子的话:“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比喻在做事情之前,心中已有了全面的考虑,或有了成功的把握。所以,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应该向文与可学习,在做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啊。

2、如今,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是越来越低了,但是这不代表成语不重要了。对于国人来说,尤其是孩子,成语学习十分重要,不然很可能会闹出很多笑话,比如下面这位同学:

3、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4、有天半夜,祖逖忽然被鸡鸣声吵醒,他把刘琨叫醒,说:“这鸡鸣声虽然很吵,但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早些起床练习武艺。”刘琨欣然同意了。

5、(汉语拼音)zhāosānmùsì

6、停了停,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7、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结果赵括惨败,自己战死,赵国也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8、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9、春秋时,有一位着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老聃(“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10、龚自珍面对腐败的清政府,主张改革,提倡禁烟,却得不到朝廷重用。48岁时毅然辞官归隐,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1、中国动画经典故事《葫芦兄弟之酒酣心冰8》

12、春秋时期,孔子弟子有三千人,其中有七十二个弟子非常有才,被称为七十二贤。这七十二个弟子中,各个都是才能非常出众,各有所长。在这七十二人中,有一个叫颜渊的弟子,被誉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也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13、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14、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15、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雾之机,开船向曹营,曹操率军拼命向草人上射箭,圆满完成任务。

16、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17、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在里面欢快的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看见了大叫说“不好啦,城门失火了,快跑吧!”

18、包拯任开封府府尹时,因为是京城,很不好管理。按以前的规定,百姓告状要先写状子,再托府吏传进来。包拯破了这个规矩,大开府门,让老百姓直接到堂上来陈述,这样官吏再也做不了手脚。一次,开封发大水,水排不出去。包拯一调查,原因是许多权贵在疏通的河道上筑了许多花园、亭台。包拯限期他们全部拆掉。有个权贵不肯拆,还拿出一张地契,说那块地是他的。包拯详细一检查,发现地契是伪造的。包拯马上拆了他的花园,并奏明仁宗皇帝。后来大水就退了。

19、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20、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四字成语因其朗朗上口又寓意简练而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四、简短成语故事大全50–100字

1、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2、他带褒姒到行宫游玩,晚上传令点燃烽烟,各地诸侯见到烽烟,以为有盗寇侵扰京城,纷纷率领兵马赶来相救。到了一看,只见幽王在喝酒取乐。幽王派人对他们说:“没有什么盗寇,让你们辛苦了!”诸侯受骗,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开心。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幽王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废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