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莲花的诗句
1、此图用笔简练,设色明丽,描写“荷钿小小半溪香,水凉风搅一池荷“的情意。先用湿笔画二丛绿色的菰蒲,白莲盛开,亭亭玉立,随风摇曳,清香远溢。荷叶穿插顾盼,富有感染力。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自译诗意:在那沼泽水边,蒲草荷花并茂。那里有一美男,我将如何撒娇。长夜耿耿无眠,眼泪鼻涕双抛。(《诗经》中已有荷花出现。虽是借景,亦为历代荷花诗词滥觞。故选入。)
4、瑶池浪说千年藕,玉井虚传十丈花。争似九茎开五色,西天瑞现帝王家。
5、采莲歌有节拍,采莲整夜没有停歇。
6、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孟郊《乐府三首》
7、荷清.费丹旭一棹西泠路,芰荷开绕塘;歌声起何处,飞出两鸳鸯。秋夜作清.邵晋涵五月芰荷花,七月芰荷叶。花叶不相依,云水不相接。故人万里余,迢迢鸿雁迹。不感故人怀,怨此清秋节。自题画册清.童钰缚竹编桥自一村,几间茅屋浸云根。此中便与尘凡隔,只许荷花开到门。荷花清.曹寅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荷花清.石涛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8、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9、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10、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11、以“毕竟”开篇,看似突兀,实则大气,让人瞬间领悟到了西湖之美。
12、86(点绛唇清香莲王十朋)十里西湖,淡妆浓抹如西子。藕花簪水。清净香无比。记得曾游,短棹红云里。聊相拟,一盆池水,十里西湖似。
1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宋·柳永《望海潮》
14、往日欢情无处寻找,眼前的荷花徒然茂盛。
15、《离骚》(节选)先秦.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自译诗意:剪裁绿荷做时装,缝纫白莲制衣裳。君非知臣此中意,忠情如花有清芳。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青阳渡晋、乐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16、美人起舞好似莲花旋转,世上之人想必从未看见。
17、30(秋池一枝莲唐·郭恭)
1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19、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宋·王月浦《荷花》
20、"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
二、带有莲花的诗句
1、荷花以恽寿平特有的没骨画法绘出,色调清丽冷艳,用笔洒脱飘逸,营造出一派空潆的韵味。画幅左上自题:“此帧数年前在东池上醉后涂抹,残荷离披芦草交横,略得荒汀寂寞之至,置乱纸残帙中,不知何时为书老所得,今秋偶出示,余恍然如房次律遇故物于破瓮中也。因书老索题戏为拈笔”。
2、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3、投稿邮箱1625213104@qq.com
4、此曲乃是胡人传入汉家,座上客人无不为之惊叹。
5、夜深庭院寂无声,明月流空万影横。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秋风生。——元·赵雍《秋初夜坐》
6、80(忆余杭潘阆)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7、凝伫,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算人间事,岂足追思,依依梦中情绪。
8、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9、一色裁,罗裙和荷叶的颜色一样,如同一块绿色绢布裁成,两相媲美。芙蓉,荷花。采莲女坐在木盆或小木船进入浓密的荷花丛中,荷花迎面分向两边,人面芙蓉相映红。乱入,散乱进入。进入莲塘后便与荷花荷叶浑然一体,故云"看不见"。但听到采莲歌声,才知道有人来了。诗人用芙蓉、荷叶作比,赞美采莲女的天成姿色,即实写出这种情景,写得异常清新、活泼。
10、《红荷图》似不经意,布局却很别致,仅画三张荷叶,占有画面绝大部分,因他用羊毫软笔,画荷叶、荷梗任情挥洒,奔放雄秀,湿笔有韵,枯笔有气,淡而不薄,深而不板,刚柔相济,润而不洇,笔笔有力,墨法笔滋,意境清新、静穆。二朵红荷敷薄色,质朴而惹人注目,芦苇纯以淡色出之,与荷叶深墨成对比,主次有别,层次分明,气势磅礴,是真正的大写意,具有独特的格调。
11、相思无因见,惆怅凉风前。
12、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兮。
13、故情无处所,新物徒华滋。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14、18(采莲曲)唐·李康成
15、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6、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第一。——《莲花》
17、宿雨,隔夜的雨。这几句意思为:荷花仿佛刚从晨晖中苏醒,荷叶上隔夜的雨珠已被刚升起的太阳照干了。水面上片片荷叶清净圆润,晨风吹来,它们伸展着腰肢,一一挺立在翠波间。"初阳""宿雨"衬托得好,愈显出荷叶的清润可爱,"举"字写风荷亭亭出水,清拔可见。
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写出了四时的奇妙变幻。
19、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一双鸂鶒忽飞去,为惊花底兰桡鸣。兰桡荡漾谁家女,云妥髻鬟黛眉妩。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宋·邹登龙《采莲曲》
20、田田,莲叶相连的样子。有前人评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子是这么可爱,花更不待言矣。"这首诗句描写江南水上可采莲,莲叶茂密莲花艳,魚儿在莲叶下水中嬉戏怡然自得,一会儿到东边,一会儿又追到西、南、北,自由自在游来游去。
三、菊花的诗句
1、泉眼无声溪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全诗没有一字说到采莲的愉悦,却让人读来愉悦不已。
3、雨中荷花宋.杜衍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咏莲宋.杜衍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妇出浴时。采莲曲宋.何应龙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棹忙。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荷花宋.杨万里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荷花宋.释仲殊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
4、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5、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
6、这是孟浩然笔下用"送″"滴"两字造出了荷花无限清幽和清绝的境界。
7、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蝴蝶正愁飞不过,鸳鸯拍水自双双。——明。徐渭《荷花》
8、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9、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李群玉《新荷》
10、《赠荷花》唐代:李商隐
1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12、63(阕下芙蓉唐·包何)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盛明。天上河从阙下过,江南花向殿前生。庆云垂荫开难落,湛露为珠满不倾。更对乐悬张簨簴,歌工欲奏采莲声。
13、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钱氏池上芙蓉》
14、一曲《荷塘月色》,清扬悠远。当熟悉的旋律再次缓缓响起,我们又步入了飘满荷香的夏天。
15、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16、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梁·萧纲《采莲曲》
17、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18、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19、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20、荷花,是花中君子。喜爱荷花的人,自然也是人中君子。
四、李白写莲花的诗句
1、遮风掩日,高低村、密护红妆。阴阴湖里,羡他双浴鸳鸯。猛忆西湖,当年一梦难忘。折得曾将盖雨,归思如狂。
2、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且待夜际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3、远远望去,小岛和深潭之间都是荷叶和莲花,传来江南民歌,更添相思之苦。
4、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5、随心安处即吾乡。闲把清茗浊酒、对斜阳。
6、秋池一株莲隋弘执恭
7、荷花是陈半丁喜爱表现的题材,既能展示他高超的笔墨驾驭能力,也寄寓着他的人格理想。这件作品画家以深浅赭绿表现荷叶的向背,用笔挥洒自如,叶筋勾得疏密得当,以墨双勾荷花,淡设水色,以赭墨画水草,用笔虚实相间,意气相连。画家并不是单纯的摹写物象,而是在其中寄予无限的情思。
8、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9、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10、89(鹊桥仙七夕送荷花宋·方岳)银河无浪,琼楼不暑。一点柔情如水。肯捐兰佩了渠愁,尽闲却、纤纤机杼。波心沁雪,鸥边分雨。翦得荷花能楚。天公然自解风流,看得我、如何销汝。
1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12、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
13、采莲曲梁.吴均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咏同心芙蓉诗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秋池一株莲隋.弘执恭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曲池荷唐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4、擎露盘深,忆君凉夜,暗倾铅水。
15、莲花圣洁高雅诗句有:朱颜碧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尽态极妍宛若生,一脉幽香把君难。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因此绿,待我泛红光。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6、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17、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18、听乱芰荷风,细洒梧桐雨。午余帘影参差,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19、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20、描写莲花(荷花)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五、形容莲花的诗句
1、23(黄子陂荷花)唐·唐彦谦十顷狂风撼麴尘,缘堤照水露红新。
2、竹院藏经疑曲径,(荷)塘闻梵定波心。僧言岭上云堪赠,鹤去楼中影莫寻。
3、烧烛海棠红更艳,折腰杨柳是谁栽,
4、塞外征夫仍然没有回来,江南采莲现在又已日暮。
5、132(洞仙歌令宋·康与之)若耶溪路,别岸花无数。欲敛娇红向人语。
6、鱼戏参差动,龟游次第新。涉江如可采,从此免迷津。
7、28(芙蓉唐·温庭筠)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南楼未归容,一夕练塘东。
8、把书写婚姻缘份的簿子剪成鞋样,把双飞的比翼鸟的翅膀折断,把连理枝烧成灰炭。用锈针竹签扎瞎比目鱼的眼,又亲手揉碎那并蒂莲的花瓣,再抛掷金钗撷断凤凰头,绕池塘去打碎那见到的鸳鸯蛋。
9、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10、兴亡旧事笑谈中,沙鸥数点翩翩去。
11、2)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12、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
13、对姜夔来说,荷花是“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14、4)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李白《折荷有赠》
15、125(莲花宋·文同)金红开似镜,半绿卷如杯。谁为回风力,清香满面来。
16、浣,洗涤。竹林中说笑喧闹,是洗衣服的妇女归来了;水面上荷花摇动,有打魚小舟从远处划过来了。这是从作者自己感受来写的:竹喧而后见浣女,莲动而后才见渔舟,层次如此,饶有风趣。
17、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18、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19、只恐吴娃暗折赠,耿耿,柔丝容易萦损。
20、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微笑,哪想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六、莲花的诗句
1、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2、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3、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赠荷花》
4、=====点赞即是布施|分享传递智慧|=====
5、如今鬓点凄霜,半箧秋词,恨盈蠧纸。
6、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狂夫》
7、59(京兆府新栽莲唐·白居易)
8、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9、红莲相依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10、荷花表明了一种高洁的志趣。
11、149(渔家傲晏殊)荷叶荷花相间斗。红娇绿嫩新妆就。昨日小池疏雨后。铺锦绣。行人过去频回首。倚遍朱阑凝望久。鸳鸯浴处波文皱。谁唤谢娘斟美酒。萦舞袖。当筵劝我千长寿。
12、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魚戏莲叶间。魚戏莲叶东,魚戏莲叶西,魚戏莲叶南,魚戏莲叶北。
13、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14、诗曰: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宋·秦观《词笑令(采莲)》
15、靓姿艳冶相扶倚,高低纷愠喜。正晓色、懒窥妆面,娇眠敧翠被。秋光为花且徘徊,朱颜迎缟露,还应憔悴。
16、堪听,微雨过,姗藻荇,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17、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南朝民歌《西洲曲》)
18、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宋。白玉蟾《荷花》
19、误入红云里,似当年太乙,约我寻盟。
20、曾入先生虚白屋,不喜傅朱铅。
1、12折荷有赠唐(李白)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13(采莲)南朝梁吴均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2、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无题·其二》李商隐
3、腰肢小,腮痕嫩、更堪飘坠。风流事、旧宫暗锁,谁复见、尘生香步里。
4、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宋。秦观《采莲》
5、3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谢灵运)
6、20)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东林寺》
7、出自宋代李重元的《忆王孙·夏词》
8、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
9、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10、本刊是综合性读物,常年面向文字爱好者征稿。
11、以舍利弗为代表的阿罗汉,不会最上乘义,停留在小乘极果,不以成佛为最究竟之目标,直到法华会上,方才回小向大,发愿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