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七言(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几言119条)

2024-03-03 10:37:32 59 0

一、诗经最基本的句式

1、《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释义:高高的山上生着名贵花卉,既有栗子树也有那斗寒梅。

3、品行端正有修养的人美丽善良纯洁的女子

4、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5、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6、《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士大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来源于民间流传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有着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其中《诗经》的主要采集者是尹吉甫。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被尊称为中华诗祖。还有就是《诗经》的编纂者说法不有孔子删诗一说,有王者采诗一说和周朝太师编定一说。

7、佸(sigrave;):水边。

8、(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9、静,意为淡定、沉着。姝,意为美好的样子。静姝结合诗句,意为贞静娴雅又可爱的女子,也寓意淡泊宁静,有淑女之姿,有涵养,有知识。名字大气而端庄,还有如此好的寓意,用作女孩子取名再合适不过了。

10、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11、“炜”字意指光明、鲜明光亮、炫耀灿烂,用作人名意指成绩卓越,辉煌,高成就之义。“彤”字指的是红色,代表希望,用于人名象征事业红火,勉励孩子积极进取,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生活。

12、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13、文艺学人literature

14、《关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句。诗人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表达了对采荇菜姑娘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求。

15、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阻。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16、③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复沓的章法又叫重章叠句,即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反复吟唱。其作用在于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加深情感,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在具体的字词的更换中,或用递增法,或用递减法等,总是曲尽其妙。

17、《小雅·鼓钟》“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18、赋、比、兴表现手法。

19、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20、这类诗歌是生活于乱世之中的诗人们的怨愤的倾诉,不平的心声。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表现劳动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情绪,《邶风·新台》揭露和嘲讽权贵者的无耻丑行。大雅、小雅中的政治讽谕诗,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对后世诗人影响较大。

二、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几言

1、全诗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一年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作,也反映了农夫在衣、食、住等方面的情况,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2、这类作品在《诗经》民歌中占很大比例,大量的爱情作品表现出了男女恋爱生活中各种情景和心理,真实反映了青年男女在爱情生活中的忧喜得失。如《邶风·静女》等,描写了恋人幽会时的兴奋和不安;《秦风·蒹葭》等,表现对所思者一往情深的执著追求;《郑风·将仲子》等,揭示了外来干涉给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造成的压力和创伤。《诗经》中还有不少关于婚姻生活的诗篇,其中以《邶风·谷风》、《卫风·氓》为代表的所谓“弃妇诗”,描述了沉痛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在夫权制度下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3、雎鸠(jiū):一种水鸟。窈窕(yaacute;otiaacute;o):文静美好的样子。

4、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了治国思想,也是周人史诗的主要内容。

5、《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6、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7、《谷风之什·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8、(参考答案)景语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9、《诗经·邶风·静女》中“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10、排版/田雪张蒙蒙胡颖杰王艺琛

11、B“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12、重复复沓的结构形式。

13、再次,它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诗经》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歌,朴素清新,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给后世文人学习民间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从文学史发展看,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常常是先从民间孕育,然后由文人予以加工发展,历代一些有成就的作家,也多是通过向民间文学学习,丰富自己的创作,向民间文学学习,这是我国文学发展历史的优良传统。

14、《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15、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16、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17、A.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18、《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如《伐檀》。以四言句为主干,可以由此推想当时演唱《诗经》的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和比较简单的。至汉代以后,四言诗虽断断续续一直有人写,但已不再是一种重要的诗型了。反而在辞赋、颂、赞、诔、箴、铭等特殊的韵文文体中,运用得很普遍。

19、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20、译文: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三、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七言

1、D、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①反映生产劳动的诗篇。如《豳风·七月》按照季节时令的顺序来描写生产劳动,又以一连串的物候特征来体现季节的推移,展现了劳动者们一年四季紧张辛苦的劳作生活。

4、这首诗还描写了河边道路漫长险阻、地势越来越高、迂回盘曲的景象,突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爱情的真挚和执著的追求。

5、唏(xī):干。坻(chiacute;):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6、春秋时期,《诗经》被广泛应用于祭祀、宾宴等各种典礼仪式以及社会交往和外交应对。春秋晚期,孔子在私人讲学中把《诗三百》作为政治伦理教育、博物知识传授的教本。秦朝焚书,《诗经》依靠口耳相传得以保全。汉朝时期,传习《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鲁诗出于鲁人申培,齐诗出于齐人辕固,韩诗出于燕人韩婴,毛诗由其传授者毛公而得名,具体指大毛公鲁人毛亨、小毛公赵人毛苌。鲁、齐、韩三家诗属今文经学派,兴盛于汉武帝后百余年间,后相继失传。毛诗属于古文经学派,东汉以后,盛行于世,流传至今。

7、《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卫风伯兮》写了一位女子自从丈夫别后,无心梳洗,思念之心日日萦绕期间,苦不堪言。“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也许为国征战是英勇豪迈的,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离死别,总是让有情的人们感到撕心裂肺的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诗经·陈风——《月出》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诗经·小雅——《隰桑》

8、A.歌咏美丽的爱情,反映出周人生活的一个侧面。如《郑风•溱洧》写男女自由表达爱情;《邶风•静女》诗风温文典雅。

9、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10、欢迎个人分享给其他考研人

11、如扫码失败,可手动添加:didi2439813451

12、③反映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的诗篇。《诗经》中的爱情诗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感情热烈,显示出典雅高贵的气质,如《周南·关雎》。婚姻生活诗如《卫风·氓》描述了沉痛的婚姻悲剧,揭露了男权社会下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13、凄清而苍凉的秋景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

14、《诗经》在艺术风格上,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它的叙述方式以抒情为主,艺术水平很高。在艺术表现方法上,以“赋”、“比”、“兴”为主要方式。“赋”即平铺直叙,“比”即比喻、打比方,而“兴”则是先言他物而引起自己所咏叹之物的特殊方式。《诗经》由于其丰富的内容、深刻的现实性和思想艺术上的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Kyoya江HW8:你好。《诗经》基本句式是四字句式: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但也有五个字、三个字,是为了唱起来铿锵有力。如: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本来是四字句,可到最后,突然变成五字句,丝毫不觉得唐突,而是韵味悠长。

16、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五篇作品,记述了从周始祖后稷出世到武王伐商的许多传说和事迹,比较完整地勾画出了周人的发祥、创业和建国的历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17、(析)本题考查《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但是,关键不只在于识别,更在于体会这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18、(析)我国远古时代的诗论就提出“诗言志”说,因此,读诗应该努力分析、感悟出蕴藏在诗歌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

19、《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表现了诗人希望见到意中人的深切感情。

20、《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中的重章,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如《周南·芣苢》。除同一诗章重叠外,《诗经》中也有一篇之中有两种重章;或是一篇之中,既有重章。也有非重章,如《周南·卷耳》四章,首章不叠,后三章是重章。《诗经》的叠句,有的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如《豳风·东山》。《诗经》中的叠字,又称为重占。如以“依依”、“霏霏”,来描述柳、雪之态。和重言一样,双声叠韵也有很多,如双声如“参差”、“踊跃”、“栗烈”等等,叠韵如“委蛇”、“绸缪”等等,使诗歌在演唱或吟咏时,章节舒缓悠扬。

四、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无言

1、“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2、01《诗经》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3、首先,《诗经》表现出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使人的创作。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密切关注现实、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如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

4、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5、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6、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7、释义:我的君王对我不理又不睬,对谗言也不慢慢深究根底。

8、本诗所表现的内容是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运用的艺术手法是比兴手法

9、④反映社会矛盾的诗篇。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表现了劳动者对统治者的反抗,揭露了剥削制度的残酷与黑暗。

10、《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11、《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1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

13、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14、简要论述《诗经》在句式和章法上的特点。

15、寤寐(wǔmegrave;i)这里指时时。寤,醒着。寐,睡着。蒹葭(jiānjiā):芦苇。

16、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17、有选择地描绘具体的事件,从而歌颂先祖的功勋,抒发了周民对先王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19、(《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J、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20、(参考答案)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五、诗经最基本句式是几言诗

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2、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3、(参考答案)《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白话译文: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5、⑴《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6、重章复唱是口语文学中常见的样式,这一样式的最初形成是为了便于歌唱、记忆和传诵。因为这样,在复唱中不断地使用一个调子甚或是相同的句式,有时只要换一两个词语,这也形成了《诗经》篇章结构和语言上的一大特色。

7、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8、叙述了周人之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9、景语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10、《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所以在《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颂》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诗中几乎没有。

11、②反映战争徭役的诗篇。《秦风·无衣》表现了人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精神。《小雅·何草不黄》反应出沉重的徭役不仅给服役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破坏了正常的生产和家庭生活。

12、《国风·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13、原文中的句子: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14、(析)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诗经》中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15、《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16、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17、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18、雎鸠()()窈窕()()好逑()()

19、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C)

六、诗经最基本的句式

1、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

2、六月食郁及{艹奥},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3、《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简单的。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其语句的和谐之美有诗歌的韵律,对仗与长短句结合使用,令文字语言余韵悠长,生动形象。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反映了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6、《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7、C“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8、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

9、《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10、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11、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分)

12、(参考答案)《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13、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14、“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15、B.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

16、A.直接叙事的如:《七月》

17、B.《诗经》中还有许多抒写婚姻生活的诗。如《周南•桃夭》。

18、(1)范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19、(3)《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对后世也有极大影响。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