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言诗大全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登临空有恨,费此一横眸。
3、亦称"进退韵"。诗韵术语。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4、在屋北的菜园锄豆完毕,又从东边田野收割黄米归来。
5、团团一轮月,纤纤光自清。
6、半山春雨半生忧,一杯清茶难入喉。山后本是清净地,奈何俗人一身愁。
7、初嚼通秦雪,欣尝荐蜀茶。
8、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9、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1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11、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2、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13、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14、对仗的两句词性要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15、律诗每一联为两句,同一联的上句与下句称为对句,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16、雨雪晴后夕阳微光染亮树梢,长安城中傍晚反增阵阵轻寒。
17、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18、指“词”而言,有长调、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词牌”作为格式的标志。
19、父亲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
2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二、五言诗大全古诗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隋末唐初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4、一杯致魂魄,一杯暂入唇。
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檐际霜宜薄,篱边菊发迟。
8、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9、月来青石洞,果熟紫泥湾。
10、鹊随波色度,萤傍隙光穿。
1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2、五言诗句在《诗经》中已经出现,如《召南•行露》篇的后两章,其中五言句子占多数。但这还不是完整的五言诗。西汉到东汉时一些无作者姓名的五言诗,应该算是最早的完整的五言诗,比如《古诗十九首》等。五言诗从西汉时期出现后,逐步为诗歌作者所接受,代替了四言诗的地位。自汉末建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五言诗成为诗歌作者通用的体裁,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五言诗最短的只有两句、三句,而以四句、六句、八句的比较常见,十句以上的也为数不少。从韵律来看,隔句用韵的居多数,其中有用平声韵的,有用仄声韵的,也有平声韵和仄声韵夹杂运用的,形式不拘。
13、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14、观弈惊柯朽,盘松共鹤闲。
15、沾衣颇有色,照眼几多花。
1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7、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
18、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19、救了孤平的句子,叫作拗句。
20、同时,也有很多的唐宋词,并不符合《词林正韵》,例如秦观的《千秋岁》就分别押了两个韵部。
三、五言诗大全100首诗
1、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
4、灯火遥相映,箫韶远复扬。
5、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6、叶叶青枝下,飞飞白羽丰。
7、亦称"葫芦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8、问渠今夏里,开谢几番风。
9、悲酸虽有竭,魂魄复安收。
10、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1、对坐黄昏雪,深房自拥炉。
12、我辈行将老,君魂亦已沦。
1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4、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1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6、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出自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17、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18、埋身云乍灭,转眼日稍新。
19、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0、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