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句有哪些四年级(136段摘抄)

2024-03-24 17:33:37 59 0

一、边塞诗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2、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3、描写边塞的诗句大全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张籍《凉州词》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王贺《南国》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马戴《出塞》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4、翻译: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5、作为“三曹七子”之领袖的曹操,他的诗歌风格,引领着这个时代诗歌的发展。此时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物的诗人,开始集体登场,他们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边塞诗。如曹操的《苦寒行》、曹丕的《燕歌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蔡琰《胡笳十八拍》、王褒《渡河北》等。

6、六月刚过,炎热初退,边塞的野草就枯黄了。秋色浓郁,萧瑟渐起,令人生出无限感慨。

7、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清秋的边地号角划断宁静,征人悠闲地倚着哨楼远望。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春景喻冬景,描写了塞外玉树琼花的雪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0、俞陛云曾评此诗说“对苍茫之夜月,登绝塞之孤城,沙明讶雪,月冷疑霜,是何等悲凉之境!”的确,李益将凄凉幽怨的笛声与凄冷浩渺的边景融合,将征人思乡、弭消边事的感情蕴藉宛转地表达了出来,让我们穿越时空,静静地体会着英雄望乡而不得的感伤。

11、阴山,此地汉关,王昌龄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但“秦时明月”、“万里长征”,皓月当空人却未还,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1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13、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明月、雪山、黑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14、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5、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6、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中,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理想的愤懑不平。

17、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18、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1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0、出塞 (唐)王昌龄

二、边塞诗句有哪些四年级

1、胡、羌、羯、夷、单于、吐谷浑

2、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3、成群的牛羊和孤独的牧人

4、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6、这首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情感中充满无限惆怅与哀伤。但总体上仍然保持一种昂扬的精神风貌。“誓扫”、“不顾身”,让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7、全诗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8、听说朔方有很多勇敢而有谋略的人,而今天谁会成为像大将郭子仪一样的人?

9、✦人生哪能时时行走,偶尔也要歇桨停舟

10、这首诗历来为人称道,在抒写戍边战士坚韧意志的同时,也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使得环境与人物高度统读来掷地有声,为人动容。

11、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12、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3、军营报警的柝声,远处传来的胡笳声,在边塞宁静的夜晚更显凄凉。 风吹旗卷,剑明如霜,远处的青山断续若云,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14、唐自安史之乱后,河湟地区一直被吐蕃占据。杜牧生于斯时,一直留心于晚唐的内忧外患,他热切地主张抵御外辱,收复失地。可惜这样的愿望越来越不可能:雄主能臣已不在,朝廷已是一派耽于享乐的场面。杜牧忧思在此,以“流传天下乐闲人”的冷峻笔调直刺朝廷慵懒麻痹的丑态,对故地人民给予了无限的同情。

1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6、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17、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18、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1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三、边塞诗句10首

1、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2、陆游是一个宋廷南渡之后无处安身的爱国诗人,他与南宋“隆兴和议”以来十多年间的朝廷暮气格格不入。短短十二句诗,我们发现着陆游眼中的种种忧思:朝上诸臣是文恬武嬉,戍边将士报国无门,中原遗民翘望统一。这一幅对比强烈的画面,里面是多少英雄和人民的血泪!

3、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4、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5、离家别友,戍守边疆,战死沙场,可以说战争之下,是千万家庭的支离破碎,也是一个时代的混乱不堪。

6、盛唐: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如:“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7、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8、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9、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10、此时的宋朝,对于外来入侵,不再有着奋勇杀敌的坚韧决心,朝中主和之势尤盛,偶尔的主战呼声也多湮灭其中,不少愿意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文人志士,也只能在一众求和声中扼腕叹息。

11、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2、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13、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14、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15、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16、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马戴《出塞》

17、此诗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却处处都有鲜明的色彩,奇诡而又妥帖。

18、边关遥远荒寒,沙场的搏杀更是险恶,而诗中少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怀着为国牺牲的豪情壮志,从军出征渔阳。他们蔑视困难,蔑视艰苦,也蔑视死亡,充满了豪侠气概。

19、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20、健儿马上吹边笳,旌旗五色如云霞。

四、边塞诗句

1、暮云下旷远的沙漠纵马飞驰,秋日里辽阔的平原正好射雕。

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3、边塞诗发展到此时已经较为普遍,尤其到了唐朝,更是迎来了边塞诗的繁荣时期。

4、居延城外胡人正在狩猎,白草连天大火漫天燃烧。

5、两宋时期,与宋对峙并存的先后有辽、金、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宋朝统治者,对异族入侵不像唐朝那样予以坚决反击,而是一贯采取赂敌求和的政策。

6、诗人的豪情被边塞的风吹磨,忧伤和哀愁不断袭来。胡天北地的塞外,牧马归来,月光明亮,笛声悠扬,声满关山,引人思乡。

7、又如《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边塞秋来早,战士思乡苦:

8、边塞诗是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种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9、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军队在莽莽沙海、风吼冰冻的夜晚进军情景。环境虽然恶劣,但将士们却充满着高昂的战斗气志。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写得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热情奔放,气势昂扬。

10、脍炙人口的边塞诗包括:出塞、凉州词、从军行、使至塞上、逢入京使、塞下曲四首、燕歌行、雁门太守行等诗。

11、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12、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军歌,而是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征夫诉说他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实际上是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明确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观点。

13、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14、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15、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16、秋日天空明净,远水蘸着长空,军营里红旗飘扬,不时传来马鞭声阵阵。远处淡烟笼着衰草,秋色在若有若无之中。

17、云 疑 上 苑 叶 , 雪 似 御 沟 花 。

1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狂风怒卷”、“黄沙飞扬”、“斗石滚动”,不仅写出了出征环境的险恶,更显示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

20、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五、边塞诗句大全10句

1、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2、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5、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6、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7、谢邀。抄上几首供友友们欣赏。

8、盛唐强盛,拥有着强大的边防与高度的民族自信,许多文人都有着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此时诗作多昂扬奋发,格调高亢,一时间边塞诗的创作蔚然成风。

9、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10、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一作:望边色)

1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从来都是中华民族不息不灭、昂扬奋发的主旋律。

1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3、此诗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通过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状况与紧张气氛,展现出诗篇“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

14、中国古代10篇最美的古文,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1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16、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17、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8、概念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19、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20、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六、边塞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滚滚黄河水包围着长安,河上秋风阵阵,有几行大雁飞过。

6、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7、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shé),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báo)。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zhuó)。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9、将军出塞整戎行,十万戈矛映雪霜。

10、诗人写秋夜在蒲类津所见所感,月照边塞,寒气袭人,壁垒森严,烽烟报警,衬托边塞气氛的紧张和征战生活的艰辛。

11、(作者)王昌龄(朝代)唐

1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14、那镶玉的剑,角饰的弓,战马戴着珠络头,朝廷要赐给得胜的将军:勇如汉朝的霍嫖姚。

15、古往今来,边塞寄托了多少文人志士的豪情真意,他们有人亲历沙场,感受金戈铁马下的刀光剑影;有的未见疆场,却依旧难掩投笔从戎的报国雄心。

16、千百年来,舍生忘死,保国卫家,已成为有志男儿最壮美的梦想。边塞诗,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将永载史册。

1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8、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9、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20、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1、虏 地 寒 胶 折 , 边 城 夜 柝 闻 。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3、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梦境的酣畅淋漓与现实中抱负不得施展,形成强烈对比,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之情。

5、✦她们没有活成乘风破浪的姐姐,却用才情惊艳了世界

6、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7、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8、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此诗通过人物的肖像和行动描写以及环境的渲染,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象。

10、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1、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12、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13、与战争有关的地名:

1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

15、《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宋代:张孝祥

16、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愿永久归附中原流向南方。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