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律诗
1、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历来为世人所赞颂,是为千古绝唱的佳句,野火都烧不尽,白居易是不是把"草"也写的具有“魔性”了?
4、抒情抑,就是写低落,悲伤,痛苦。这些都是人内心情绪的变化程度;言志通常有两种:言志就是表达自励或励别人。手法褒,就是赞扬。手法贬,就是讽刺。那么这四者在相互组合时该注意些什么?就是一个逻辑性。不管你怎么组合情景融,物志同,都得有一个逻辑。比如写景我们可以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空间时间不能颠倒,有一个顺序比如抒情从扬到抑,不能大起大落,要适当,扬抑都得适度,不能过极端;比如咏物,从面到点,或是点到面;不能一句中又是面又是点。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7、日出收春雨,游人入画廊。
8、如果问题中所说的是格律诗的话,五言诗主要是指五言绝句(即五绝)和五言律诗(即五律)。宽泛一点说,五言排律(即全文多于八句且总句数为偶数的五言诗)。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1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3、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1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5、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16、鬼斧雕成奇幻境,人工塑就大仙衙。
17、这是诗人抒发了一种丈夫对妻子、家人的思念之情,也抒发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更是抒发了一个生逢乱世的诗人的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
18、对仗,即依据“字音平仄”与“字意虚实”所构成对偶的语句。包括二个方面:词语互为对仗和句式互为对仗。
1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堪为千古绝唱的佳句,历来备受世人的赞颂。
20、国家多灾多难,自己又何尝不是?登上岳阳楼,看到那壮观的景象,诗人岂能不感慨?曾是“国破山河在”,今又“戎马关山北”,不仅表达了自己一生的悲苦不幸,也体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怀,后人将此诗誉为“盛唐五律第一”。
二、五律诗大全
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魏晋~曹丕,五言律诗12句的作品《燕歌行二首 其一》。
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4、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穷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
5、有些词牌的格式类似于五绝,也是五言四句。如:"纥那曲"(单调二十字)、"啰唝曲"(单调二十字)和"拜新月"(单调二十字)等。
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7、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8、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9、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0、邀朋尝美酒,折柳送相知。
11、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1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13、王维的山水诗与田园诗界限难分,因为在王维的诗中,不仅能读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无限境界,更能读出“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中有田,田中有山”的自然形态,事实上,山水诗与田园诗有着明显的区别,这首诗是王维田园诗中的绝世经典之作。
14、雄峰永固平安地,圣者當然坦荡怀。
15、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16、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17、五律雨后游桂林南溪公园
18、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19、(作者)宋之问(朝代)唐
2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三、五律诗的平仄表
1、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4、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5、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6、兵曹是官名,房兵曹是一个人。杜甫在诗中描绘了房兵曹的一匹清骨神峻、驰骋万里的“胡马”,借胡马英勇来说明自己想要为国出力的雄心壮志。
7、曾约江湖共做家,卿为金鲤我莲花。
8、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9、骋目黄金浪,抒怀入酒卮。
10、第一二句可对仗,可不对仗;
11、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
12、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怀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13、例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白乐天》)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
14、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15、纵观全诗,作者把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抒写的淋漓尽致,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就连花鸟也因人而有了“怨恨”之情,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爱国情怀用一个“搔”字描绘的真切形象,实为感人至深。
16、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8、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19、当然,还有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舟中晓望》、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李商隐的《夜饮》《落花》《裴明府居止》、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20、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四、五律诗的中间必须有什么对仗
1、杜甫以拟人化手法,把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描写的淋漓尽致,绘声绘色,诗人以无限的热情把春雨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生命力进行了体物精微,细腻生动式的歌讴。
2、从今卿化轻云去,只影徒留向岸沙。
3、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4、起、承写景的目的是给后面的情做铺垫。一般景不是随便写的,后面的情快乐则前面的景要晴朗;反之,后面的情悲伤则前面的景要阴暗些。(当然也有乐景哀写的,这个毕竟是少数的。我们初学者最好不要那么写。)
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6、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7、李白的代表作有《送友人》《夜泊牛渚怀古》《渡荆门送别》《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等。
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9、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11、《塞下曲·其四》——唐代·王昌龄
12、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13、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4、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15、龙鳞古树上摩天,庙宇庄严漫紫烟。
16、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17、诗人以歌咏蝉的高洁品行,来表达自己的品行高洁,然而却“触忤武后”被诬以贪赃罪而下狱,这首诗就是诗人表达自己的哀怨悲伤之情,诗中表达了诗人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18、唐朝的古绝句到了唐朝,格律诗虽然已经成熟,但是很多诗人还是喜欢创作古体绝句。
1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0、 仄起平收《读张巡闻笛有感》闻笛一登临,高城杀气阴。慨思投笔志,斩断望乡心。守战烽烟起,牺牲恩遇深,书生惭郭李,千古有遗音。张巡是唐朝一员文武全才的诗人,在安史之乱中镇守睢阳,城破不屈而亡,其诗《闻笛》被后人 认为应和六经放在一起接受致敬。
五、五律诗在整首诗结束时会有一个
1、译文:一位大将从宫中奉旨出征,全权征调天下的兵马。朝廷用很重的礼仪拜将出征,沿途州县皆出城迎送。参战数万将士多而杂乱,经过战斗后却无一生还。我希望宫中享乐用的马,能把赐给守边将士以御外敌。
2、(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大家看如果把“酒淡和风共,香飘引橹归”这句改一下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5、比如首联的出句和对句,出句用典深,而对句太直白。“玲珑月一轮”句中“玲珑”、“轮”作为同声母字,念起来有些打嘴。颔联的“平仄说红尘”也稍显俗白,和诗人整体静心营造的古味(用典多)有些不搭。改成“平仄写红尘”就稍好些,平仄也和。
6、A.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
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言律诗
8、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9、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10、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1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2、颔联“兴观尽馀事,平仄说红尘”和颈联“细品人生味,闲看要路津”虽然对仗有不工整,但还说得过去,更何况如今律诗放宽了颔联对仗的规则。所以整诗对仗方面也没问题。
13、文/东方湟首发百家号《读诗词歌赋》
14、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15、梁武帝的儿子梁简文帝,有一首《采菱曲》是标准的律绝句,平起平收式,押(覃)韵 :
16、古之朝廷议事,皇帝坐塌正中,百官分列两侧相对,此为仪仗。对仗与汉魏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说是其发展而成。对仗本身就是一种骈偶。
17、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18、○平声,●仄声,◎平可仄,⊙仄可平,△平韵,▲仄韵,“平可仄”其实是“宜平可仄”,“仄可平”则是“宜仄可平”。
19、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20、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六、五律诗
1、一带河山堪胜画,清流牵象面朝东。
2、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